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學習中是需要經歷各種各樣的考試的,有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心理承受壓力小,每次考試前就會出現緊張、擔憂的情緒,就是怕自己不能考好,我們家長就要因此去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做到能坦然面對,那么當孩子擔心考試考不好怎么開導呢?
孩子擔心考試考不好怎么開導
1、調整心態,不給予壓力
在孩子即將面臨考試的時候,家長首先要調整好情緒,自己不要太過緊張,否則會給孩子非常大的精神壓力,而且要適當的給予孩子鼓勵,避免考試前緊張情緒的出現。其實,不少孩子的緊張并非來自學習上的壓力,對于孩子們來說來自家長們的壓力無疑也是巨大的。
2、正確引導孩子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遇事先預估事情最壞的結果,先考慮好哪里可能會出錯,哪里準備得還不夠好,然后提前想好辦法,做好準備,就能得到好的結果了。
就像考試一樣,如果孩子擔心考得不好,那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你覺得成績最壞者的結果是什么呢?如果不想得到這樣的結果,現在可以做些什么?通過這樣的引導,幫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就不會再那么焦慮和擔心了。
3、帶孩子出去放松心情
若是孩子一直擔心自己考試考不好,父母不妨帶著孩子放松放松,沒孩子做做運動,出去玩一玩,不要怕耽誤時間,如果孩子因為焦慮而考得太差勁,會比耽誤一天或半天的時間還讓孩子難過。
運動是最能讓孩子暫時放下壓力的事情,帶上孩子去空曠的地方打打羽毛球,做做運動,會讓孩子身心開闊,壓力也會因此慢慢緩解。
4、讓孩子學會轉移目標
也就是讓孩子自己的注意力從不良的環境中轉移出來,有助于消除焦慮。這種轉移方法可以進行針對性操作:一是當有生理上的焦慮時,出現緊張不安的時候,可以做一些體育活動;二是轉移注意力的方向,做自己最感興趣的活動,如聽音樂,看書。
5、給孩子合理的期待
尤其是擔心考不好的孩子,父母不要給孩子過高的期待,如果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待,給孩子的壓力就會很大。他們擔心自己如果沒有考好的話,會給父母丟臉,也就會因產生焦慮的心理。
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水平,在孩子現有的水平上給孩子多一點點期待就行。比如孩子上一次的語文成績考了80分,那么這次給孩子的期待可以是83分。讓孩子知道,只要他有一點點進步就是好的。家長要看到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僅僅只看到孩子的分數有沒有進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