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家長總是很關注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對于如何處理好自己和孩子、孩子和同學、孩子和老師之間的關系,都是很多家長為之苦惱的問題,那么對于孩子被老師邊緣化該怎么辦呢?
孩子被老師邊緣化該怎么辦
1、尋找孩子被冷落邊緣的原因
我們家長先要探究這件事情其中的來龍去脈,不能盲目的做決定,也不能直接去學校找老師詢問,更不能沒有搞清楚具體狀況就盲目責怪孩子。如果家長沒有冷靜下來,那做的這些所有決定都是愚蠢的。
2、控制自己的情緒
作為家長要有冷靜的思考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你在做一些的決定的時候能夠正確對待。特別是在對待孩子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時,很多時候家長會頭腦發(fā)熱、缺乏冷靜,胡亂做一些決定。
3、積極地參與
作為家長的我們,看到孩子在學校里挨欺負了,正確的處理方法是能夠起到及時止損的作用。在這其中的關鍵點就在于家長要真正地參與到問題解決的事情中來,而不是把自己摘離出去,孩子被老師邊緣化這一件事也一樣。
4、發(fā)現(xiàn)孩子優(yōu)勢與閃光點
我們要幫助建立自信,比如孩子很會畫畫,那就送去學畫畫,之后每次班上搞什么活動,或者做什么創(chuàng)意作業(yè),讓孩子精心繪制手抄報、海報、黑板報之類的。和老師聯(lián)系,讓老師多在班上夸夸她這方面的天賦。
讓孩子找到自己在集體中存在的價值,找到讓同學羨慕的優(yōu)勢。小學生都是慕強、從眾的,誰也不會排斥一個出風頭的,經(jīng)常被老師夸獎的人。字寫得好看、成績好、能唱會跳、能說會道、運動好等等都是一樣的。
5、鼓勵孩子融入集體
家長們要鼓勵孩子融入集體,學會和小伙伴們分享。孩子需要克服害怕被傷害的心理,然后積極的融入集體,并要積極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學習、生活,一旦成功跨出第一步,接下來就回變的很順暢。
對于一些喜歡惹事的孩子,老師肯定是不喜歡的,這些孩子有可能被邊緣化,因為他們可能會影響到老師的教學,影響其他孩子的學習。孩子想要更好的融入到班級當中,就要努力的去做一個合群的人。
孩子被老師邊緣化的表現(xiàn)
一、家長單獨安排學生坐在教室里特殊的角落。有些老師在管班或者上課的過程中,覺得哪個學生紀律不好,不思上進,就把孩子一個人安排在教室里特殊的角落。然后讓這些學生長久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或者是坐在第一組和最后一組的第一桌或最后一桌。
老師嚴厲管班,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是長此以往,勢必造成這些單獨坐在教室特殊角落的學生產(chǎn)生心理上的壓力,產(chǎn)生不可預測的后果。家長可以接受自己孩子因為孩子受到應有的教育懲戒,但是沒有人愿意讓自己的孩子長久地一個人坐在特殊的角落。
二、長久地對學生實施“冷暴力”。有些老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不聽話,紀律懶散的孩子,教育幾次沒有效果后就開始對這些徹底放棄,實施“冷暴力”。如上課從來不點這些學生的名字讓他們回答問題;對于這些學生缺交作業(yè)也不管不問;對于這些學生的違紀也放任自流等等。“冷暴力”會使這些學生徹底失去上進的信心,有了厭學心理。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讓孩子明白老師的職位
古人所說:教不嚴,師之惰,現(xiàn)在教師的職業(yè)崇高無上。都說教師是心靈工程師,是培育孩子的辛勤園丁。因此家長一定要從各個方面,給孩子講老師的重要性。讓孩子自覺地樹立尊師愛師的品德,告訴孩子尊重老師,敬愛老師,是每一個學生必須做到的。
二、尊重老師,和老師進行善意的溝通
不要因為是老師的錯,就去找老師的麻煩,這樣做只圖一時快,心中的怒氣是得到了發(fā)泄,但卻給孩子樹立了不尊重老師的負面示范,只會加劇孩子與老師之間矛盾的惡化。
父母應該以平靜溫和、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和老師進行溝通,先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重與理解,以及對事件的看法。然后再征求老師的意見,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達成一致。這樣做不僅能收獲老師對自己以及孩子的尊重,也會給老師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利于師生關系的進一步融洽。
三、引導孩子多和老師接觸交心
家長要幫助孩子和老師建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擺脫對老師的戒備心理,孩子在學校也才能勤奮好學。在學校許多孩子都害怕老師,遠離老師,最后發(fā)展到學習成績下降,上課不注意聽講。因此,孩子家長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情況針對性解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