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反映,孩子在遇到長輩或者同學時,不喜歡和人打招呼,總躲在父母的身后,內向不愛說話。對此家長要做好付出足夠多耐心和精力的準備,因為想要徹底改變這樣的現象,需要科學的教育方法。那么孩子內向不說話怎么引導呢?
孩子內向不說話怎么引導
1、用簡單平和的語氣溝通
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如果他說的內容或是反應態度沒有做到父母的要求。很多時候就會提高自己的嗓門,或是表現出不耐煩的表情。
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不愛溝通和說話,所以父母應該在孩子沒有犯原則性錯誤的時候,不要用嚴厲的語氣去批評或是指責孩子。
2、允許孩子慢慢來
這是父母們首先要具備的心理準備,只有能做到不焦慮,可以停下來等等孩子,他才敢慢慢探出頭,嘗試著探索生活。比如家長帶孩子出去玩,想讓孩子參與別的小朋友玩耍,不要一直催著他趕緊加入,尊重他們的節奏。
孩子愿意觀察多久才加入,就允許他觀察多久,就算最后孩子一直在觀察沒有加入,父母也別因此責備他,鼓勵他下次勇敢加入。
3、不要給孩子貼上反向的標簽
比如家長在帶孩子出門的時遇到熟人,家長對孩子說:“快喊叔叔好”他無動于衷,家長就不停責罵:“怎么這么沒禮貌啊!”,這樣一件小事在不少家庭中上演,其實家長的這種無意責罵,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種莫大的傷害。
對于孩子來說,除了家人,陌生人都是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他有這種戒備心理反而是好事,足以能夠說明孩子的謹慎,家長理應高興才是。關鍵一點就是平時家長在外人面前,千萬不要刻意說孩子內向不說話,不要給他貼上反向的標簽。
4、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缺少家長陪伴的孩子,缺乏安全感,膽小怕事,時間長了,會影響他性格的形成。家長要有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工作重要,孩子的健康成長同樣也很重要。
家長要多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多陪陪孩子,孩子內向不說話,就要讓他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愛與呵護,使幼小的心靈得到慰藉,從而變得陽光、開朗,活潑可愛。
5、學會獎勵孩子
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技能,和為此所做出的努力要及時關注、及時獎勵,同時要避免無意獎勵不當行為。在訓練初期,孩子往往不能達到家長的指標,即使孩子有一定進步,他們的技能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
為了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并漸進的達到目標,家長要注意不斷獎勵他的合理努力。比如當他主動開口叫人與人溝通時,家長要有言語上的鼓勵,這將會使他更加有動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