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采用的還是傳統的教育方法,只要求孩子“乖”、“聽話就好”,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意愿和想法做事,但是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變得墨守成規、被動的接受指令、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會不思進取安于現狀,那么孩子沒有競爭意識怎么辦呢?
孩子沒有競爭意識怎么辦
1、營造競爭環境
小孩子都有表現欲,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羨慕和贊揚。因此,家長要有意識地為孩子的學習生活營造競爭環境。隨時讓孩子與他人比比賽,以激發孩子的好勝心。在比的過程中,孩子自會集中精力、高度專注。
2、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
勞動是培養一個人獨立性和競爭意識的最好途徑,通過適量的勞動,再加上及時的教育,使孩子在幼年時就形成一種勞動意識。有了動手能力的孩子才有參與競爭的資本和動力。
3、鼓勵孩子勇于創新
沒有創新就不可能進步,沒有進步則失去了競爭取勝的基礎。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善于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求知興趣,鼓勵孩子多參與動腦、動手、動眼、動口,使其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用自己的思路去解決問題。
4、鼓勵孩子取得的成果
作為家長要發現孩子的優點,并以興奮的精神表示分享孩子的喜悅,而且必要時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即使孩子表現的在大人看起來那么的微不足道,也應該認為這是孩子在小小的競爭中初露頭角,是大事。
5、和孩子玩有競爭性的游戲
經常和孩子玩具有競爭性的游戲,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生活時時刻刻都充滿了競爭,從而加深孩子競爭的意識。在與孩子玩競爭游戲時,父母也要注意一點,因為孩子的心靈非常軟弱,總是輸會讓他對自己失去信心,所以父母可以故意讓孩子先贏幾次,然后再慢慢加強施行游戲規則,進行公平競爭,并強調遵守規則比贏了更重要。
6、提高個人能力更重要
比賽和競爭存在的意義,不僅是為了決出冠亞軍,而是選拔一批有潛質的選手,因此不是每次比賽都要追求第一名,根據自己的實力,及準備情況,提高能力遠勝執著追求名次。
7、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參加競爭時,會把自己最好的精神狀態和才能表現出來,也會愿意經常去參加相關的競爭活動。活動參加得多,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增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