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小孩子來說,只要家長善于引導,讓他覺得勞動,幫忙做家務是一件快樂的事,就能養成他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這需要他主動并且自發的幫忙,才能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需要父母付出時間和耐心去培養。那么孩子不幫忙做家務怎么教育呢?
孩子不幫忙做家務怎么教育
1、要有一個正確定位
我們常常會說,父母的三觀正,孩子的三觀才會正。比如:爸爸覺得,家務就一定是女孩做的,所以自己的孩子是個兒子,根本沒有必要教孩子做家務,將來反正是會把女孩子能不能做家務,是否勤快作為衡量的孩子擇友的標準等等。
孩子會不會幫忙做家務,這是他是否獨立的重要考核標準。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應該在心中有一個正確的定位,應該把這件事情重視起來,而不是讓孩子主攻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做家務這件重要事情。
2、讓孩子體驗到勞動的興趣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要讓孩子體驗到勞動的興趣所在,這樣他就會變得更加的積極。所以,父母可以通過游戲來去激發孩子的興趣。
要讓孩子學會慢慢的去獨立,孩子不幫忙做家務,就幫助他從過程當中找到樂趣所在,對他的身心發展有很大好處。其實在游戲當中的很多事情,父母可以轉移到現實生活當中去,并且給予孩子鼓勵,這樣會讓他做事情更加認真仔細和積極。
3、舍得讓孩子參與體力勞動
父母的支持,是孩子愛做家務的首要前提。父母先要放手,舍得讓自己的孩子進行體力勞動,而不要剝奪了孩子的權利和機會。
現在很多情況下,不是孩子不愿意勞動,而是父母不舍得讓他們去多勞動。長此以往,他會漸漸喪失對勞動的興趣,真的變得懶惰。父母要舍得讓孩子去勞動,因為愛勞動的孩子,也是能力很強的孩子,勞動能夠增強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4、及時肯定孩子
平時對孩子的勞動成果多加以肯定,甚至家長還可以通過召開家庭會議的形式,來表揚孩子的進步,肯定他的成績,也可以討論一些做家務中碰到的困難,大家一起尋找改進的辦法。
做家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較小的孩子,對什么事都感興趣,也樂于參與勞動,但往往是幫倒忙。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怕孩子給我們添麻煩,而剝奪了他動手的愿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