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了父母后就知道,沒有孩子時,心態好,即使夫妻之間吵架,也可以很好的解決。當有了孩子后,他就會很容易引起家長的怒火,以往溫柔的性格發生改變,對著孩子總想發脾氣。那么對著孩子總是心煩發脾氣怎么辦呢?
對著孩子總是心煩發脾氣怎么辦
1、學會疏導
家長可以深呼吸,調節自己的氣息,讓自己情緒盡量穩定;微笑,多想想孩子可愛乖巧的表現;語言暗示,告訴自己是孩子的父母,要愛他們,不可以隨意發脾氣。
當然,如果這些已經無效,那么直接用吶喊、運動等方式把情緒發泄出來,比憋在心里好很多,也不會傷害到孩子。
2、及時道歉,與自己和解
沒有人可以做到永遠不發脾氣不吼叫,我們只是希望想辦法減少吼叫的次數,避免讓它成為家長管教孩子的慣用手段。當我們還有某次沒有控制住,沖孩子大喊大叫之后,希望內疚與后悔不要將你的內心填滿。
原諒自己才能讓我們平靜下來,更加理智的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刺激了你。然后,記得和孩子說抱歉,真心的抱歉可以很好地修復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
3、讓孩子去感受錯誤
和孩子溝通總是忍不住發火,通常情況都是家長和孩子之間一開始就沒有良好的溝通。孩子犯錯后,家長要說出你的不開心、和原因之外,還要緊接著讓孩子去感受錯誤。
比如孩子平時不是敲碗就是用筷子故意攪拌飯菜,且家長已經把這種錯誤擺在孩子眼前之后,我們再把他先前的敲碗或者故意攪拌飯菜還原給孩子欣賞,你會發現孩子在沉默之時還有滿語的指責。當他能感受到自己的錯誤后,就會很容易改正,家長也能更好的緩解情緒。
4、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過分限制
每個孩子都是從行為不受約束,逐漸學會守規矩的,這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家長一開始就嚴厲相待,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壓迫,甚至會影響其完善自我認知。
家長要明白,孩子從不懂事到乖巧,是需要引導和幫助的,沒有孩子一生下來就聽話懂事,家長只有接受孩子不完美的地方,才能幫助他學會改善自己。
5、實現良好的溝通
缺乏交流,思想方面同步率低,也是家長對著孩子總是心煩發脾氣的一個誘因。家長和孩子之間沒有進行過及時、有效的溝通,就會加大親子間的誤會,導致情緒發生。
家長在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時,先別著急發火,不妨在平靜的時候跟孩子交流一下,了解他的想法,互相之間思想上的距離被拉近了,家長才能對癥解決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