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嫉妒心人皆有之,只是表現出來的深淺有所不同,對于孩子來說,嫉妒心過強并不是什么好事,甚至會對其未來產生不好的影響,我們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疏導,那么嫉妒心強的孩子內心缺什么呢?
嫉妒心強的孩子內心缺什么
1、缺乏安全感:缺乏父母的陪伴,或是父母的關愛,然后讓孩子沒有缺乏安全感,當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也就會自卑,從而也會引發嫉妒心理。
2、缺乏感激心理:嫉妒會讓孩子出現焦慮、憤恨、失落、彷徨等不良情緒,影響孩子正常的身心發展;而且愛嫉妒的孩子,做事斤斤計較,心胸狹隘,缺乏感激心理,格局小因而也很難成功。
3、心有余而力不足: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們發現優秀的孩子更能得到爸爸媽媽的肯定和認可,他們希望自己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但每個孩子能力有限,當發現其他孩子取代自己成為“好孩子”時,孩子出現負面情緒。
而解決這一負面情緒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破壞大人認可這個孩子的那一部分,可能是故意抹黑這個孩子,也可能是攻擊別人引以為傲的成果。
嫉妒心強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引導
1、給足孩子安全感
孩子之所以會嫉妒其他小朋友,很大程度上是他們覺得媽媽的愛很小,只有一份,如果給了其他小朋友,孩子覺得媽媽表揚其他小朋友就是愛其他小朋友,自己就得不到愛了。所以平日里家長要經常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意:“沒關系,雖然你錯了,但媽媽依然愛你”。
2、學會正確的競爭
嫉妒心強的孩子,通常好勝心也強,家長要做到的是盡量避免孩子的嫉妒心,而多向好勝心進行轉化。讓孩子看到,成功孩子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并反省一下自身是否做的足夠好。
要取得勝利,就要腳踏實地,多思考多學習,把精力放在主要矛盾上,而不是對別人打擊報復。人人都有參與競爭的權利,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但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是嫉妒心能解決的,而是要不斷的超越和努力。
3、父母以身作則
在日常的教育和生活中,家長要正確、客觀地認清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做到不要和他人攀比、寬容的對待他人,切勿在孩子面前,諷刺、謾罵他人的話。孩子只有在陽光、正面、積極的環境中成長,才是最健康的。
4、學會合理的比較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受到“同伴壓力”的影響。兩三歲時看到小朋友的玩具好,會羨慕;五六歲時聽到伙伴能背誦多首唐詩,孩子也會陷入自卑;進入學校后對成績的比較會一直持續很多年。
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學會合理的比較,不盲目攀比,更不能以己所短比人所長。而要引導孩子發掘自身的優勢,樹立自信心。讓孩子面對現實,告訴其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不合理的比較只會徒增煩惱,和自己縱向比較有進步,就值得鼓勵。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