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但在教育時,家長對此也會有很多的困惑,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學生也會身心疲憊,形成了惡性循環。只有針對性的解決,才能更好的管教孩子。那么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有哪些呢?
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有哪些
1、父母觀念不統一
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一個人會充當紅臉,一個人會充當白臉,這是教育孩子時很錯誤的想法,但是很多父母卻認為這樣做并沒有任何錯。
這樣只會讓孩子的價值觀,和為人處世的方式形成強烈的碰撞,很可能會使他的價值觀出現錯亂。甚至因為父母觀念的不統一,也會讓他們的價值觀出現扭曲的情況,原本非常單純的孩子,在紅臉和白臉的教育下,只會產生錯誤的認知。
2、孩子不愿意溝通
孩子的身心發展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豐富化,很多想法讓家長常感到莫名其妙,因為平時本來陪伴就少,每天忙碌工作,孩子每天上學放學,所以交流也就顯得缺乏。
更主要的是,即使交流,很多孩子也不愿意將心門打開,逐漸和家長的內心拉開距離。
3、不能接受孩子不優秀
大多數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還有上升的空間,無法接受他不夠優秀的表現。在每個父母心中,自己家的孩子就是如珠如寶的,只有獲得認可,才能讓他安心。殊不知,這種不甘心接受孩子平庸的行為,才是壓垮他的最后稻草。
不管是揠苗助長的教育,還是填鴨式的教育,歸根到底,就是父母無法接受孩子的平庸。想讓他成為其他家長比較的對象,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家庭教育怎么引導孩子成長
1、引導他正確面對挫折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少了挫折教育,他就如同溫室中的花朵一樣,經不起風雨。一旦將來在學業、感情、工作、人際上遇到挫折或者不順,就極有可能會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棄。
因此家長一定要有目標地訓練孩子,在讓他懂得承擔之后,將自己的人生經驗悉數傳授給他,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經驗。讓孩子了解了這些之后,就能更好的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提高受挫能力。
2、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成年以前,家長的一言一行,言談舉止無時無刻都是他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學習的過程。
要想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家長首先要愛讀書;想讓他變得自信,就要多表揚、鼓勵,表揚他的點滴進步;要想讓他熱愛生活,家長要做一名熱愛生活的人。要持續不斷地學習,言傳身教的力量會讓孩子的身心更健康。
家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成長環境,家長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主體責任,在親子教育中,重視他人格的自尊,關心關愛他的身心健康發展。與此同時,還要密切配合學校教育,讓孩子可以快樂成長、健康成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