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結束小學生活,步入初一后,家長為了更了解他的在校學習情況,就想和老師溝通。這種想法無可厚非,畢竟老師更關注學生的成績和學習狀態(tài)。但很多家長不知道怎么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才對孩子的成長有益處。那么孩子上初一了家長怎么和老師溝通呢?
孩子上初一了家長怎么和老師溝通
1、主動介紹孩子的情況
比如孩子每天都會讀的繪本、學習的樂器等等,另外還有他的性格,需要多適應。并且積極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對老師也是一種幫助,幫助老師理解孩子的日常狀態(tài),也幫助老師更好的引導學生的行為。
其實每個老師都希望把學生教導好,畢竟那是老師的初心。所以孩子上初一后,家長想要更好的和老師溝通,就多一些主動,讓老師少一些被動。
2、了解孩子值得表揚的地方
孩子上初一后成績不論好還是一般,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假以引導,或許就成了可造之材。所以,家長需要引導老師多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且把老師的表揚第一時間告知孩子,讓他也知曉他在老師心中的評價。這樣不但可以樹立孩子的信心,還能樹立老師在他心中的正面形象。
3、建立家校共育
和老師溝通的意義在于對初一孩子的共同教育,即家校共育,而家長和老師溝通也是為了對學生的教育及學習,了解更全面一些。尤其是他在學校的各方面表現,只有老師才能夠了解具體情況,同時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反饋,也可以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并建立起較好的師生關系。
4、不要抱怨
很多家長在跟老師溝通的時候,往往傾訴比較多。其實,在跟老師交流孩子情況的時候,家長應該把問題和自己的想法簡單講給老師,而不是把老師當成傾訴的對象,一直抱怨。
如果家長過多的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怨憤的話,對孩子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幫助的。所以在跟老師交流的時候,家長首先就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問題。把孩子上初一后遇到的學習問題講給老師之后,再多聽聽老師的意見。
只有當家長能夠放平心態(tài),在跟老師交流的時候,才能得到有效的建議,這樣的話,對孩子也會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同時也要多信任老師,孩子上初一了,難免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要彼此信任,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fā)展和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