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上學期間,總是能遇到自己不能進行處理的事情,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進行適應學校環(huán)境,有的孩子在學校期間就想著回家,不能很好的去進行學習,那么當孩子不想在學校想回家怎么辦呢?
孩子不想在學校想回家怎么辦
1、及時鼓勵與開導
如果是剛剛?cè)雽W才一兩天,那是沒什么關系的,因為人要融入一個全新的陌生的環(huán)境,需要時間來適應,這個時間依據(jù)每個人的性格,有長有短。如果是這種情況,做家長的要給予鼓勵和開導,鼓勵他去和同學建立友誼,告訴他在學校比家里會好玩的多,甚至準備一些小獎品來獎勵他獲得的進步和表現(xiàn)。
2、問明原因
當孩子不想在學校想回家的時候,家長就要詢問孩子不想待在學校的原因,盡量和孩子用平和的心態(tài)和語氣溝通,不要過于嚴厲,過于嚴厲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再加上孩子可能處在這個青春期的階段,容易沖動,導致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3、引導孩子學會獨立
無論哪個孩子都喜歡家中比較舒適自由的環(huán)境,然而一到學校,除了繁重的學習任務外,還要遵守學校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更有一部分孩子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太好與別人溝通交流,從而心理上存在孤獨感。
因此,他們很希望回到家,回到父母身邊,畢竟家是溫暖的港灣!但是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教育孩子要盡快學會獨立,學會融入到集體中來。這樣才能讓他們在人生和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4、相信孩子有適應環(huán)境的巨大潛能
孩子的發(fā)展既依賴于成年人,又獨立于成年人,這是人的身心發(fā)展的自然過程。但我們卻常常過低地估計了孩子的獨立能力,而過多地相信自身在孩子發(fā)展中的輔助作用。
實際上,如果真的給孩子機會,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自立潛力巨大。因為有的高一學生入校一個月后,他們普遍感到自己比剛?cè)胄r有了很大進步:自律性、自理能力強了,更有時間觀念了。
5、理解孩子的壓力
孩子不想在學校就像家長不想上班是一樣的道理,再說現(xiàn)在學習任務大都很重,所以父母更要理解孩子,與孩子談話時,盡量與孩子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上,不要一味指責孩子不想學習,而是應該正確引導,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學習不是為了任何人,而是為了自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