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去學校的行為,在心理問題上,這屬于一種嚴重的厭學心理,如果孩子在經常出現不去學校的現象,家長一定一定要重視,并且要全面了解原因,從孩子和老師的教育共同溝通。但是很多家長認為和老師溝通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孩子不去學校怎么和老師溝通的相關問題吧。
孩子不去學校怎么和老師溝通
和孩子各學科老師了解情況就成了常規工作,只要向老師了解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才能掌握孩子在班上的情況。如果你發現孩子在課堂上聽課不專注,小動作較多,且學習態度不端正,就要和老師深入溝通了。
家長在和老師溝通的過程中,要拿出真誠的態度,老師會很自然地配合家長,但問題是家長在和老師溝通過程中,要有針對性提出問題,這樣才能便于老師給你提供客觀的信息。
孩子不去學校怎么辦
1、講出合適的道理去鼓勵孩子,而不是讓孩子壓抑自己
對孩子來說,每個能夠聽入耳的道理都是可以安撫自己內心的理由。爸爸媽媽一定要懂得抓住孩子心理,用一些正面意義的話去幫助孩子過渡心理的坎。也許就是這些不經意的小瞬間,反而能教育孩子往好的方向走去。
2、家長多與孩溝通
跟小孩子講講道理,也可以用深刻形象的例子讓孩子明白讀書就像吃飯一樣,要一口一口的吃,就算很餓也是一口吃不飽的,反而會撐著。因此,應該要認真讀書,一點點的去理解。要努力,但不要著急。
3、調整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家長對孩子太嘮叨了,總是埋怨孩子學習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對于孩子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總是拿孩子同別人的孩子相比較,看不到自己孩子在原來基礎上的提高和進步,那么,孩子在父母的眼里就是一無是處。
父母的嘮叨既不能讓孩子突然“醒悟”,也不能改變孩子不去學校的現狀,只會讓孩子在內心深處越來越排斥和反感。所以,在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逼迫、不要嘮叨,和孩子溫柔的交談是最好的方法。
4、父母要有一個好的心態
切忌孩子一說出來不想上學,父母就開始動手,或者把孩子批評的一無是處,要知道父母這樣做不僅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讓孩子徹底失去與父母交流的欲望,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越來越厭惡。
所以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先保證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