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愛玩游戲,往往一玩起來就是忘乎所以,很難管住自己的行為,家長心里也很著急,就需要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的影響力是較大的,那么孩子管不住自己的行為怎么辦呢?
孩子管不住自己的行為怎么辦
1、培養意志力
意志力越強的孩子會表現的更為自律,因為他們對自我大腦及行為的控制力更強。從某種意義上說,意志力通常是指我們全部的精神生活,而正是這種精神生活在引導著我們行為的方方面面,一個人的自律品質,由此而來。
當孩子管不住自己的行為,總是做小動作的問題時,我們需要告訴孩子,這個問題的存在不應該,從思想意識上主動克服,在行為中加以約束,引導孩子不斷堅持。這也是為什么21天習慣養成法會被人推崇,正是因為意志力的不斷重復,讓行為和思維都變成了一種習慣。
2、培養孩子的內驅力
想讓孩子有持續前進的動力,那么就得讓孩子有內驅力,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自己安排學習生活,父母不要過度干涉。
這樣他們對于自身價值有了認知和肯定,也就有更多的自信能夠繼續堅持下去,內驅力不斷地增強,不斷地推動孩子尋求更長遠的發展。能管住自己的行為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3、父母做好榜樣
通常孩子是望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如果父母在自我控制力方面表現好的話,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在孩子面前盡量表現平和一些,能控制住自己,也可以和孩子玩一些關于自控力的親子游戲。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自控,在一定程度上學會自控。
4、適當給孩子立規矩
可行的規矩必須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系基礎之上,規矩的制定要清晰和明確,要有底線和原則,不能模棱兩可,朝令夕改。規矩一旦制定,父母要帶頭執行,要控制好情緒,不能因為個人好惡而破壞了規矩的嚴肅性。在制定規矩的時候,要明確出相應的需要承擔的后果,一旦違反了規矩,孩子就要承擔后果。
在規矩的范圍以內,要允許孩子自己做出決定,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管住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自律能力,同時我們可以把這個讓孩子自主決定的區域范圍逐步的放大,最終實現孩子的全面自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