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整理東西是孩子熱愛生活的表現,也能對孩子的生活希望和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因此,家長要想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就要停止對孩子的溺愛,讓孩子做自己該做的事,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說孩子不愛整理東西怎么教好的相關問題吧。
孩子不愛整理東西怎么教好
1、抓準時機表揚孩子
當孩子主動把東西放好了,或者能自覺保持房間里的衛生時,家長應該立即大加贊許。可以這樣說:“我們為你感到高興,因為你已經學會了自己收拾東西。”如果孩子老是改不掉亂扔東西的壞習慣,不講究個人衛生,也要給予適當的懲罰。
2、父母要適當的放手
父母只有適當的放手,才能夠讓孩子成長的更快。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親自去做,才能夠體會其中的奧妙。父母可千萬不要剝奪孩子嘗試的機會哦!
3、家長需從自我做起 為孩子創設整潔環境
家長在要求孩子之前,首先需要從自我做起,做孩子的榜樣。“給孩子創設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讓孩子在環境中潛移默化形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不愛整理東西,往往都是從對家長的模仿。做家務也是一樣的,孩子通過模仿家長收納整理,會提高作為家庭一份子的責任感。而在整理物品的同時,也能讓孩子很好地區分出什么物品是屬于自己的獨有物品,使孩子從小就培養出主人翁意識。
4、采用積分合作方法,激發孩子整理房間的興趣
所謂的積分合作,就是每當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時,就給予孩子一定的積分。而這些積分都對應一定的獎勵,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獎勵最好不是物質獎勵,而是一些孩子很感興趣的或喜歡做的事情。
5、讓孩子學會感恩與體諒他人
有整理習慣的孩子,因為自己也參與到整理的過程中,所以更能理解這其中需要花費的精力,因此就會對照顧自己的人發自內心的感恩,同時也會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不給別人帶來麻煩。
這種換位思考和共情的能力,是孩子將來踏上社會以后非常重要的能力。
6、培養孩子整理的習慣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嬌寵,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什么都不用管,都不用問,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收拾自己的東西了,反正自己不收拾也有人收拾。
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應該讓孩子從小養成收拾和整理的好習慣。從小事入手,讓孩子漸漸養成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