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而不是打著對孩子好的想法去指使孩子干活,不然很難保持與孩子的親密關系,想要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尊重孩子,那么作為家長經常指使孩子干活正確嗎?
經常指使孩子干活正確嗎
經常指使孩子干活不正確。當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就會得到自尊、自信、自愛。愿意朝著父母,希望的正確方向走下去。要求孩子適當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有必要的,這樣能逐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加強孩子的勞動觀念。
但我們經常會遇到這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幫忙做一些事情,而去說孩子“你真是個好孩子”,或者“你真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之類的話。但這樣其實是錯誤的,這樣就會讓孩子覺得如果我不做某些事情就不是好孩子,或者孝順的孩子了,這樣更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怎么讓孩子進行適當勞動
1、父母要有正確的態度
父母在鼓勵孩子進行家務勞動的時候,一定要明白,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并不是為了減輕家長的勞動負擔,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等品質,讓孩子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2、家務勞動要有具體的分工
父母應該對家庭勞動進行明確的分工,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應該做哪些家務,同時還可以幫助父母做哪些家務。如掃地、拖地、擦桌子、洗碗等,當臟亂的房間經過打掃清理變得干凈整潔,通過對比就能讓孩子體驗到美好的生活要通過勞動來創造,讓孩子感受到勞動的價值,進而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
3、讓孩子量力而行
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為他們安排力所能及的勞動內容和時間。如讓三四歲的孩子學會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吃飯、漱口、洗臉、穿脫衣服等,讓五六歲的孩子學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擦桌椅、掃地、洗手帕等,讓七八歲的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公益勞動,如打掃環境衛生等等。孩子勞動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每次在20分鐘以內。
4、提高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的興趣
孩子年齡小,勞動目的性不強,往往把勞動與游戲相混淆。家長可通過游戲來提高孩子勞動的興趣。如家長可跟孩子比賽誰擦桌子干凈;誰洗手帕濺在地上的水少等等。
另外,勞動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能太復雜,以自我服務為主;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會使孩子過度疲勞,影響勞動效果,甚至產生厭惡勞動的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