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被長輩寵著長大的,對于孩子的要求家長也都會盡量的去滿足孩子,就導致孩子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時,就會對家長大呼小叫,甚至是離家出走,那么對于小孩動不動離家出走怎么辦呢?
小孩動不動離家出走怎么辦
1、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人與人之間相處,總會遇到問題和矛盾。父母愛孩子,所以會一再讓步以滿足孩子的要求。
但社會是有規則的,當孩子試圖以此讓大人妥協時,父母要樹立底線,告訴孩子,遇到問題要理性處理,發脾氣、威脅是無效的,一走了之更不能解決問題,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在規則內尋求解決方法。
2、適當的時候給孩子適當壓力
如果仔細觀察,很容易發現那些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的孩子,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家里的“慣寶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等到家長發現孩子身上有諸多不良習慣需要改正時,已為時晚矣。此時家長或老師說一句重話,就可能會導致孩子做出極端行為。所以,適當的時候,要給孩子適當的壓力,而且這個過程要貫穿始終。當壓力成為常態,家長的重話,孩子就不會那么太在乎。
2、不能慌,要學會冷靜思考
如果孩子離家出走后,家長通過各種方式把孩子找回來了,切記孩子回來后,家長們千萬不要責罵,一味地呵斥自己的孩子,要告訴他們家長很擔心他們,并且詢問具體的離開家的原因,然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最后耐心的告訴他們以后不要這樣做,這樣做是不對的。
4、幫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做為孩子有時候一些情緒是他自己都控制不了的,所以他的脾氣大些也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作為父母如果發現兒子情緒不安、脾氣很大時,不要跟他一起沖動,就會避免小孩動不動離家出走的現象。
家長應幫他將不良的情緒緩和下來,必要時可以告訴他一些控制暴脾氣的方法,比如,讓他先“深呼吸幾口氣”再說話,或是讓他先“喝一杯水”再去做某件事,再或是讓他先“數幾個數”再做決定等方法都很不錯。
5、不要責罵孩子
10歲以下孩子不會選擇晚上離家出走,因為年齡較小,一般都比較怕黑,害怕,不會單獨離家出走,孩子自己回來不要責罵,要告訴他家長很擔心,外面不如家好吧,以后不要這樣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