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都會有一種感受,就是孩子大了不好管教,其實這是一種很平常的情況;試想一下,我們長大后父母是不是也對我們放寬了管束呢?所以說,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權利意識,這是可以理解的,家長不必事事都管教孩子,不過對于孩子過度放縱的情況,家長還是要及時關注的。因此,當孩子打了管不了了怎么辦呢?
孩子大了管不了了怎么辦
1、用鼓勵代替咆哮
孩子上學后,父母最關心的就是成績了,畢竟成績和孩子的未來是密切相關的,而在父母過度去關心孩子的學習的同時,就會發現孩子越大越管不了了。
所以家長需要改變策略,不再一味要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成就,不再指責孩子,而是故意表揚孩子的進步。比如上次孩子不懂的問題,這次做對了,即便成績沒有進步,家長也要鼓勵孩子,這次做得比上次好,下次會做得更好。漸漸地,孩子會重拾對家長的信任。
2、多了解孩子的感受
家長在忙于生計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身邊人會給他帶來的影響,學會向朋友一樣跟孩子溝通,了解他的想法和想要做的事,在一定的經濟情況允許下,家長可以支持他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當孩子實現了某階段的愿望時,也就會慢慢意識到優秀的自己帶給他的快樂和滿足。
3、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對于孩子的一切表現家長都要無條件的接納,給予他單獨的時間和關注,給孩子安全感,對孩子肯定、欣賞,孩子在家長的眼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后,會不自覺將這種價值擴大,然后為之努力,維系好自己在父母心中的樣子。
4、接納孩子的情緒,學會欣賞孩子
其實孩子要的很簡單,家長安靜聽完他想說的話,和孩子溝通時給予關注,在日常生活中去接納他的情緒,嘗試去同意他表達的內容,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我們要讓孩子看到家長眼中對他的欣賞、肯定和感謝,這是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基石。孩子最初的自信是父母給予的,我們愛他、相信他,他才會懂的愛自己,他才會相信自己。
5、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
孩子叛逆不好管教的時候,父母們可以多發現孩子的優點,當孩子做的好的時候加以鼓勵和獎勵,盡量不提孩子的錯誤。我們對孩子表現優秀的地方,要多表達贊美,這樣可以讓孩子肯定自己,覺得自己對的地方會更加努力,這樣可以有效改善孩子不好管教的情況。
5、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
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也常常會把自己曾經很渴望而沒有得到的,當成最重要的教給孩子。當父母的頭腦里被這些沖斥時,就會忘記孩子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想要的東西被扼殺,孩子就會對父母做出叛逆的行為。
我們不能讓管制的教育扼殺了孩子自主成長的萌芽,適當放權給孩子,但是也不能太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因為過度的自由接近于縱容或者溺愛,這也會讓孩子太過于自我。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