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庭教育之所以難,就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到孩子所有的問題并幫助孩子得到改正,否則一不小心孩子的行為習慣、身心健康就會收到影響。今天我們就拿兒子不懂事自私不聽話怎么辦的問題來舉例,來為有這樣困擾的家長出謀劃策。
兒子不懂事自私不聽話怎么辦
1、學會分享但不刻意要求
家長可以鼓勵分享,讓孩子明白分享樂趣,但不要強迫孩子實時分享,孩子也要有自己的權利,但是有一點要明確,學會分享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所以,不用過度刻意要求。
2、利用適當的方式給孩子講道理
溫柔的講道理往往比惡狠狠的批評要有效的多,因為孩子往往是比較愿意聽父母用溫柔的方式去講道理的。
所以說即便是兒子不懂事自私不聽話,我們也千萬不要表現出一副憤怒的樣子,這樣的話孩子們才會覺得很安心,聽從我們的想法的時候,他們也會更加融入到其中,并且會轉換思維去思考自己所做出的事情是否合理。
3、形成變通思維
有時候你的兒子不懂事自私不聽話,和他的死心眼兒有關,不能接受變通的情境。也就說,孩子的個性上的“刁蠻”很多時候受制于他們認知思維的發展。日常生活中,可多與孩子分享變通的狀況。
比如跟孩子討論‘你想要坐某個座位,但是被別人占了,這個時候你怎么辦?如果沒有草莓味的冰激凌,你還可以吃什么口味的?如果媽媽不能來接你,誰還可以來接你?’通過這些小游戲,可以訓練孩子變通的思維。
在家長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為規律后,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如:每次帶孩子上街,經過小商店總是哭鬧著要買雪糕吃,則應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說好:“今天上街經過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帶你出去”。
當孩子由于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大人可暫時不予理睬,給孩子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不要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作出讓步。
事后,家長可對孩子簡單而認真地說明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對他說:“相信你以后會聽話的”類似的語言來鼓勵他。
兒子不懂事自私不聽話并不是萬惡不赦的錯誤,但也需要給孩子引導改正。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的這個問題,不要讓自己的不在意毀了孩子將來的人際交往和心理健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