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身為家長,我們不難發現,孩子越大對他的教育就越難進行,我們也越來越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但是親子之間的溝通對于孩子的成長又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面對孩子的教育時,家長還是不能松懈怠慢。那么孩子大了怎樣才能與孩子更好的溝通呢?
孩子大了怎樣才能與孩子更好的溝通
1、耐心聽完孩子的表達。
常有家長把孩子的話不當回事,當他們興致高昂地找我們來說一個感興趣的話題時, 我們可能不感興趣,但也要認真聽。家長要先聽孩子說,用無聲的肢體語言告訴孩子,我們在傾聽,而不是似聽非聽,或者一邊聽一邊刷手機,或是在做其他事;這樣敷衍,還不如不聽。
所以在孩子大了之后還有想要和我們分享事情的行為時,家長更要重視孩子的樂于表達,耐心的聽孩子講述,和孩子更好的溝通。
2、不要總是和孩子聊學習。
家長要明白,工作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學習也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如果我們和孩子聊天的話題只有學習,不僅會使孩子反感,而且會疏遠彼此之間的距離,漸漸地,我們就和孩子漸行漸遠了。
3、不要總打壓孩子。
很多時候家長覺得孩子大了,對自己的話也熟視無睹了,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不自覺就會打壓孩子,想通過打擊和壓迫的形式,把孩子變得像小時候一樣聽話,但其實這種方式最不可取。
孩子可能表面上聽話了,但是心理可能像被壓得緊緊的彈簧,壓力越大,將來反彈越強,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想和孩子更好的溝通交流就為時已晚了。
4、不要過多議論孩子的對錯。
當孩子有煩心事控制不住在家里發脾氣時,家長不要大聲訓斥或者公然談論孩子的煩心事,這些都只會加劇孩子的情緒爆發。
不管孩子為什么發脾氣,我們都可以適當地先退讓,讓孩子的情緒得以宣泄后,再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克服挫折。當孩子不再發脾氣時,只要安慰孩子能停下來就是了,不要過多的議論孩子發脾氣的行為,畢竟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5、分享孩子的感受。
無論孩子是向我們報喜還是訴苦,我們最好都暫停手邊的工作,靜心傾聽,和孩子分享他的感受;若邊工作邊聽,也要及時作出反應,表示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孩子大了以后,對于家長能夠理解他的心情是很在意的,所以在孩子向我們傾訴時,我們要盡可能的對孩子的經歷表現出感同身受的態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