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出現偷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很多家長面對這樣的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對孩子進行打罵、恐嚇,其實這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下面我們就來詳細探討一下小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怎么教育才會更好吧。
小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怎么教育
1、孩子改正了及時表揚。
讓孩子體驗到勇敢承認錯誤,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如果孩子承認錯誤了,家長還進行責罵或者打他,那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也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反饋,承認錯誤會被打。家長還需要注意的是,切記不要翻舊賬,這會讓孩子感到羞辱,有損自尊心。
2、幫孩子形成是非觀念。
家長發(fā)現小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時一定要保持冷靜的態(tài)度,千萬不要鄙視孩子。控制情緒,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另外,家長也鼓勵孩子主動道歉。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物歸原主。事后,也要嚴格監(jiān)督,多點耐心教育。讓孩子知道偷拿行為不可取的,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
3、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孩子控制能力差,孩子知道拿別人東西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還是會拿別人的東西。這就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這時就需要孩子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錯誤。
4、榜樣作用。
孩子的模仿能力強,他們模仿的對象首先是父母,因此,父母首先要嚴于律己,不貪小便宜,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如果發(fā)現小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我們應該耐心教育,讓孩子幾時歸還,并且告訴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應該拿,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孩子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正確金錢觀教育。
有位精神分析學家曾經說過:孩子有一些問題行為,其實是表露出家庭教育問題。小小年紀的孩子也會有虛榮心。即便是一塊小橡皮擦,也能誘惑得孩子伸出貪婪的小手。正確的金錢觀植入,從孩子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就要開始了。
年輕的父母一定不能寵溺孩子,不能他們一哭就答應購買他們想要的任何物品。從小要有選擇的購買,要有實際需要正常的購買,并且認真的告訴孩子,不是所有東西我們都能夠擁有,我們只能擁有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東西。
小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故意為之,所以家長在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不要過于激動,更不能急于求成,我們需要慢慢的給孩子進行一些引導,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并且有改正的意向和行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