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剛從幼兒園升到小學,沒有必要這么在意學習成績,只要孩子能夠快樂學習就可以了。但是家長們知不知道,幼升小是孩子學習比較基礎的階段,也是孩子打造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幼升小怎樣正確引導孩子的問題!
幼升小怎樣正確引導孩子
1、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很多幼升小的孩子到了小學就出現了厭學的情緒,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制造“機器”……
父母若采取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2、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很多家長可能認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是與生俱來的,孩子本來就好動,家長也沒什么辦法。小學上課的時間一般是40-45分鐘,這要比幼兒園一節課的時間長很多,而且會比幼兒園的課程單純和乏味一些。
3、不要給幼升小的孩子超級教育。
許多幼兒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時適應不了是很正常的,越是在這樣的時刻,家長越要做好恰當引導,不應操之過急,掏錢去給孩子教授過多的相關知識更是不能做的!
家長對孩子超前教學,不僅會導致孩子在上課過程中不再用心聽講,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而且由于許多家長并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欠缺恰當的教育教學的技巧和方法反而容易給孩子做出錯誤引導,后患極大。
4、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一次在路上偶遇一位寶媽,聊天的間隙吐槽了一下關于孩子幼升小的事情。因為我是比較焦慮所以言談中很是擔憂和苦惱。這位寶媽告訴我,她的兒子因為最近看的動畫片而迷上了“微生物”,每天都要好奇地問他為什么看不到微生物。
這位寶媽就告訴他只有顯微鏡才能看到,肉眼是看不到的。兒子又問她:那哪里才能有顯微鏡呢?她告訴兒子,學校里的實驗室就有。從那以后,每天都期盼著要去上小學。
所以,保持孩子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是引起孩子主動探索知識的好方法。所以當孩子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的時候,不要著急打壓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