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們在生活中出現不好的行為習慣時,我們作為父母要為孩子負責,要引導教育孩子的所作所為。比如孩子在學校欺負同學的問題,這看似非常小的一件事對孩子以后的人生很可能會有大大的負面影響,所以不要忽視任何一件“小事”,但是孩子欺負同學怎么教育呢?
孩子欺負同學怎么教育
1、教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情緒不僅僅是小孩要學會的,而且也是很多大人所要學習的。
有很多悲劇就是因為控制不好情緒而導致的,情緒并不是不可以控制的,而是可控的,只不過是需要鍛煉的,父母要多在日常生活中來引導孩子的情緒,比如說在孩子悲傷的時候,父母可以用玩具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2、我們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孩子欺負同學是沒有禮貌的行為,家長應該及時指出。并且告訴他哪里做錯了,應該如何做。因為畢竟孩子年齡小,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家長應該盡到告知與教育義務,才能讓孩子更加有禮貌。
3、家長要以身作則。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不是有這么一則公益廣告嗎,母親給外婆洗腳,小兒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樣學著要給母親洗腳。
同樣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長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說不是一個失敗的復制品??梢姶笕说难詡魃斫陶娴暮苤匾?。
4、引導孩子為自己的行為道歉,可以引導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他主動地和被打的人道歉,去抱一抱被打的小朋友,讓兩個小朋友拉拉手,表示歉意與諒解。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如果孩子的行為非常的強烈,沒有任何語言嵌入的余地,這個時候,你可以通過做標準行為訓練法,來掌控他。如果孩子欺負同學的這個行為非常的頻繁,而且程度嚴重到不分青紅皂白,見人就打的時候,你應該馬上采取此措施。
5、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發泄情緒。在日常不同的環境中都可能會積累負面情緒,而在碰到爭執或者是面對比自己弱小的同伴就會想要去發泄這種情緒,于是就產生了欺負同伴的行為。
所以,我在這里建議家長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多組織一些活動幫助孩子宣泄情緒,比如打球、玩橡皮泥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