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即將進入小學了,但依舊離不開媽媽,孩子出現孩子越大越粘人,干什么都要父母陪著才愿意去做,獨立性特別差,那么孩子獨立性差的原因有哪些呢?
孩子獨立性差的原因
孩子獨立性差可能因為父母對孩子的事親力親為。大多數的父母都是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家里有老人照顧孩子更是如此,當家長把孩子的大小事務都包攬下來后,孩子就會變得無事可做,只會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便可。
孩子都上小學了,還要爸媽喂飯吃,不會用筷子,不會系鞋帶,自己的書包都是媽媽整理,久而久之,孩子不是懶惰,而是不會,源頭就是父母的親力親為,讓孩子失去了應有的獨立性。
父母對孩子沒有自信也會導致孩子獨立性差。還有部分家長之所以幫孩子包辦各種事務,就是因為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事,比如總是給孩子喂飯是覺得孩子自己用餐后會弄臟衣物,清洗起來很麻煩,所以還不如由家長做。其實家長們可以對孩子更自信,他們擁有比大人想象中更強的力量。如果永遠都幫孩子做好他自己該做的事,那么他也需要永遠依賴父母了。
孩子獨立性差怎么辦
1、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孩子小時候對很多事情都比較好奇,所以總喜歡追著大人問為什么,雖然家長不能對孩子愛搭不理的,但是,也不能孩子問什么就直接告訴他,這樣也會讓孩子養成依賴性。孩子提出問題以后,家長不要立即回答,而且要先讓孩子自己思考,或者一步步的進行引導。孩子通過這種方式得出答案會很有自豪感,而且以后面對問題時,也能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只會向大人尋求答案。
2、及時放手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
及時放手才能給予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更利于孩子養成獨立的好習慣,讓孩子自己去找喜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給孩子獨自去購物的機會,讓孩子獨自到樓下小賣部買東西,爸媽可以在后面悄悄的跟著。上小學的孩子一定要分房睡,這也是鍛煉孩子獨立性的必要過程。
3、激發孩子的斗志心
在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后,父母應該有意識有針對性的表揚孩子,這樣能激起孩子的昂揚斗志和自尊心,從而產生“別人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到,別人不能做的事情,我也要想方設法完成”的信心。
父母對孩子的斗志進行鼓勵,孩子就會采取進一步的行動,這樣就幫助孩子從心理上和行為上脫離了依賴的惡習。慢慢的,孩子也會學會用實際行動去捍衛自己的自尊心和榮譽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