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小的時候,大多數家長對孩子采取的都是包辦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長大之后,迫切的想要獨立,想要自己去處理一些事情,那么孩子要獨立表現在哪幾方面呢?
孩子要獨立表現在哪幾方面
孩子要獨立表現在自我意識發展。青少年期是第二反抗期,也是自我意識飛速發展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識越來越獨立,他會逐漸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會強烈的要求獨立。與初中時期的反抗性相區別的是,這一時期青少年能夠在與他人建立和睦的關系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獨立性。
孩子要獨立對自己的時間都計劃得井井有條。給予機會和指導,孩子就能自主去選擇去探索。即使父母給了一些外在的獎勵,也不會濫用甚至是非常謹慎的使用。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會理性的聽取父母的意見和建議,遇事可以自己拿主意做決定。
怎么鍛煉孩子的獨立性
讓孩子承受自主的結果。乍聽之下,這句話有些可怕,孩子那么小,就要承受結果,是不是殘忍了一些?當然,所謂的結果一定是孩子能夠承受的。而且,在孩子做出決定之前,父母可以給予其暗示,或是一旦產生不良結果時,采取一定的應對策略。但是,一定不要去干擾孩子的決定,而是應提醒他,一定要再想一想,只要思考妥當了,就果斷地付諸行動。
要有耐心。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是一項長期、繁瑣、細致的工作,所以進行這項工作,家長應有耐心。例如,教孩子自己穿鞋、系扣子,家長要先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耐心觀察,還要及時地鼓勵,耐心地幫助。這比家長親自替孩子穿鞋、系扣子自然要麻煩些,又費時間,但是要知道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就是從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培養起來的。
練習孩子自己做決定。要讓孩子獨立,父母就要相信孩子,放手讓他們成長,練習孩子自己做決定的能力。讓孩子從小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在選擇上給予孩子自主權。
父母增強孩子的動手做事,能夠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信心,有助于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培養他們在面對困難時自己做決定的良好意識,這樣可以促使孩子認識自我,加強戰神挫折的能力。
當父母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時,你可以多與孩子探討,鼓勵孩子講出自己喜歡的東西,給幾個方案讓孩子選擇,鼓勵孩子自己決定報讀哪個興趣班。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就是引導孩子,讓孩子敢于下次再遇到同樣的事情時,可以自己做決定。
要多啟發孩子,而不是直接教孩子怎么辦,比如說和小朋友鬧矛盾了,我們可以試著讓孩子多去想想用什么方法和好呢?要讓孩子學會提問題,提問題的水平可以看出他的思考水平,要鼓勵孩子提出新的問題。
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并不是一天養成的,我們要持之以恒并讓孩子學會循序漸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