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家長首先要知道孩子性格內向膽小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人際交往都是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的。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對孩子進行好的培養鍛煉。那么孩子特別內向膽小怎么辦呢?
孩子特別內向膽小怎么辦
1、家長需要調整與孩子的關系。
我們在討論孩子的問題前,首先應檢查一下自己與孩子的關系如何,而且要經常和老師溝通,看看老師與孩子的關系如何。孩子與家長、老師間的關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自信心程度。
當孩子感到老師、父母喜歡他、尊重他,態度溫和,孩子的感覺很好,往往就活潑愉快,積極熱情,自信心強。
相反,如果老師、父母對孩子訓斥多,粗暴,態度冷淡,孩子就情緒低沉,對周圍的事物缺乏主動性和自信心。
2、我們要教會孩子適當的禮儀。
家長們還要教給孩子日常的禮儀教育,即使不是全部的禮儀,但最起碼的為人處世、待物的要教會孩子。比如:每一次家長的問話或者提問,不管結果如何,孩子都要給予干脆的回答。
3、充分利用各種環境,激發幼兒想說的欲望。
帶孩子去公園、書店、游樂園等地,充分利用孩子們感興趣的周圍的景物,在玩的過程中教幼兒認識事物,鼓勵幼兒勇于交談,如與小朋友、售貨員、管理員們進行對話。有時,也讓孩子與小動物們、植物談話。
4、家長要做到發現優點,多多表揚孩子。
經常得到表揚的孩子,他們會為自己驕傲,自信心得到增強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對孩子的表揚要具體,不能籠統概括,否則表揚也是無效表揚。
孩子出現害羞、退縮等情況時多給予支持,爸爸媽媽要表達出“我很能理解你當時的感受”讓他知道不是他一個人這樣。父母的共情會讓孩子心情平靜和放松,并能對父母產生依靠和信任,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切記不要對孩子的感受做出評價,也不要威脅“你再怎樣我就把你扔了”之類的話,更不能當眾指責“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怎么還是犯錯,你看人家誰誰誰!”父母對孩子行為的否定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扼殺孩子的自信心及獨立性。
其實每個孩子也不希望自己是一個特別內向膽小的人,但是由于家庭教育和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孩子變成的這樣的人。所以我們要知道孩子特別內向膽小其實也不是他希望的,因此我們在這個時候更需要給孩子關愛和呵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