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據了解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主要有:過于粘著父母、膽小怕事、喜歡哭鬧、性格孤僻、承受挫折能力比較強等表現。但是當家長面對孩子這樣的情緒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作為家長我們要怎么培養孩子安全感呢?
怎么培養孩子安全感
1、和孩子建立信任的關系
父母不能欺騙他們的孩子,他們必須說出不能陪伴他們的原因的真相。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多父母不得不離開孩子,以至于“生死”的戲劇每天都在很多家庭上演。
為了順利離開,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媽媽走了很快就回來了。”也許大人知道這只是一個離開的借口,但孩子會認真對待,認為媽媽真的會馬上回來。
當他們一次又一次地等待和失望的時候,他們會失去對這些話和母親的信任,甚至會懷疑母親下次離開的時候,他們是否再也不會回來了。
因此,如果父母要離開孩子,沒有必要隱瞞,只要告訴孩子離開的原因和回來的時間就可以了。而且,孩子們回來后也會及時問候。當然,除此之外,父母也應該說到做到,不要在其他方面欺騙孩子。
2、家長要經營溫暖的親子關系
經營溫暖的親子關系就是要實現孩子接納父母、信賴父母、感受到父母愛意的目的。有些孩子,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是告訴父母,而另一些孩子卻不想讓父母知道。這些細節體現的正是孩子對親子關系的不信任。
所以無論發生什么,父母都要無條件的接納孩子、信任孩子、愛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接納父母、信賴父母、感受到父母的愛意。
安全感對每個人的一生都至關重要,它影響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全感的建立需要父母對孩子充滿愛意的照料,溫和而堅定的教育,以及營造溫暖、和諧、積極的家庭氛圍。
親子關系是安全感的一個重要來源,孩子在親子關系中感受到的愛和溫暖,對父母的接納和信賴,都與安全感的建立息息相關。
3、生活中,面對孩子的情緒我們需要敏感。
母親必須要敏感,才能及時捕捉到孩子發出的信號。很多女性當了媽媽以后會變得很神,孩子在房間在睡覺,門關的很嚴實,媽媽坐在客廳里,突然會覺得有些不對:孩子可能醒了。媽媽趕快走過去,一開門,發現孩子剛剛醒過來,眼睛看向媽媽。
其他人會覺得這媽太神了!明明一點聲音都沒有,你是怎么知道孩子醒了?這就是敏感,是做媽媽的本能。她感覺到了房間里氣場的變化,或者是那種母子連心的潛意識能力讓她知道孩子的狀況。
有的母親在這方面的功能是非常糟糕的,孩子可能在房間里都哭的稀里嘩啦,大小便把尿布都泡透了,她在客廳還不知道,她可能忙著看手機、看電視,或者忙其他的事情,這就是不敏感的媽媽。這些母親不能及時地捕捉到嬰兒發出的信號,孩子會非常吃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