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看到孩子不聽話就想發(fā)火想必是很多家長都有的體會,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故意惹家長生氣,他們也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巧惹到家長生氣,家長的負面情緒對孩子影響很大,家長最好學著控制自己。
看到孩子不聽話就想發(fā)火怎么辦
很多家長在說完孩子之后,雖然把自己的情緒發(fā)泄出去了,但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傷害。當父母對孩子吼叫時,孩子會變得非常弱小,有的孩子會哭,有的孩子會撇嘴不高興。
等到你回過味來,哪怕是加倍細心哄著孩子,孩子的心理創(chuàng)傷已經造成了。當你下次再有吼叫的意思,孩子就會擔驚受怕。與其這樣,還不如剛開始就跟孩子細心交流。
當孩子把某件東西弄壞之后,問問他究竟是什么原因,雙方都了解后,自己也就沒有那么大的脾氣了。畢竟老發(fā)脾氣的女性,還可能變丑哦。
看到孩子不聽話就想發(fā)火,家長應該做的不是說他們打他們。既然是這樣的結果了,就要讓孩子徹底地知道錯在哪里了。首先你可以讓孩子有一些獨立思考的時間,讓他們自己找找錯誤的地方。
其次,孩子迷茫、手足無措的時候,父母可以提示他們,給孩子一個信息。最后孩子知道錯在哪里了,父母就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
這樣一個思路,不僅可以撫平孩子的情緒,還可以讓父母的心情平穩(wěn)一些,不至于讓自己發(fā)脾氣。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但每個孩子都需要成長的,生活中難免會做錯一些事情。如果孩子真做錯了,有的家長就會認為玉不琢不成器。
只有勤說著點孩子,以后才能成大器。但家長錯了,一味地說孩子還有可能起到反效果。而正確的方式則是,看到孩子不聽話就想發(fā)火時,家長要正確引導,讓孩子走出誤區(qū),糾正錯誤的觀念,這才是父母應該想的辦法。
要知道,人在生氣的時候,接受信息的通道會變得狹窄,對信息的理解也會變得偏執(zhí);也就是說,不能很全面地對事實進行客觀的評價,對事情的解決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幫助。所以,這個時候,“冷靜”是第一要素。
當情緒平靜下來后,就可以開始問孩子“剛才是怎么了”;這樣的問句帶有一定的中立性,而不是興師問罪,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切記不能一開口就是指責的話語,比如“你剛才為什么要這樣做”、“你怎么可以做出這樣的事情”、“媽媽平時都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你怎么還在做”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
不要一下子就給孩子的行為定性,而是要先聽聽孩子對這事是怎么說的,然后再給出自己的判斷。如果一開口就是責備的話,不僅不會解決問題,還會讓事情變得更加復雜,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