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你認真觀察你就會發現,現在很多孩子的課堂表現都是沒有那么認真,經常會出現小動作多的情況。因此我認為家長了解一下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是什么原因,這樣對孩子課堂上小動作多的改變才會有更大的幫助。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是什么原因
首先第一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還處于一個比較愛玩的階段。在他們不感興趣的課程上,他們不知道做什么,做一些小動作來打發時間。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平時應該多和孩子聊天,聊聊自己的心事,了解孩子的想法,引導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其次,可能是老師講課內容比較枯燥,孩子對老師講課的內容和方法不太滿意。小孩子做事很大程度上依靠興趣,如果孩子對教師授課的內容不感興趣,很自然地就不想聽,感到厭煩,坐著無聊,往往也會做起小動作。
最后也可能是和家里父母和老人的溺愛,導致孩子從幼兒期到進入兒童期過度被放縱有關。由于家庭教育一直未得到全面普及,很多年輕父母和家里的老人,常常因為溺愛孩子而放縱孩子。
恰是沒有規范孩子肢體動作行為,結果慢慢會發現孩子坐沒有坐相,站沒有站相。比如在餐桌上吃飯時,孩子愛下動亂跑;比如看動畫片時孩子在沙發上趴著躺著,甚至打著滾。
比如孩子和大人說話時,身體總是扭動著,根本不會靜靜地看或聽大人說話等。這些隨處可見的肢體不良動作習慣,恰是家中大人忽略對孩子進行肢體行為規范的結果。盡管都是在愛孩子,但是愛的結果卻有很大的差異,這就是理性之愛與溺愛的區別。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怎么辦
適時給予獎勵很重要。父母與學校相互配合,設立相應的獎勵措施,在鼓勵中幫助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課堂習慣。比如,坐得好、安靜就獎小紅花;讓那些好動的、上課開小差或做小動作的孩子在學校有機會多表現,多讓他們幫助同學、集體做事等,以遷移注意,形成正面強化。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每天要舉手回答問題。很多時候,孩子不專心,是因為沒有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上,所以要鼓勵孩子多舉手回答問題。
通過不斷加強孩子的這類行為,能讓孩子緊緊跟隨老師的思路,偶爾在別的孩子還沒反應過來,他卻能答出來時,就會大大激發孩子的興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