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課講話屢教不改怎么辦?孩子上課講話分為好幾種情況,家長要搞清楚是哪一種情況:
1.孩子上課愛插嘴
心理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人們內心深處,都有對優(yōu)越感、存在感、成就感的追求,希望被關注、被重視,當能夠通過正面的行為博得關注時,人們不會去做“出格”舉動。
而如果通過正面行為沒有獲得充分關注,人們就很可能做出“出格”——雖然這些行為是負面的,可能招致批評甚至懲罰,但至少,獲取關注的目的達到了。所以孩子上課愛插嘴就是因為缺乏關注,想通過這個行為來得到老師或者家長的關注,家長和老師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關注。
2.接耳,自言自語
對課堂內容缺乏興趣,因為不喜歡課堂上的內容,所以就不愿意聽,跟同桌四處說話或者自言自語。爸爸媽媽有意識地改變家里的語言溝通習慣,少嘮叨,少抱怨,少斗嘴。
少說沒有實際內容也沒有具體目的無聊話,讓孩子慢慢學會,不多話,只在有確定的溝通內容、溝通目的時才說話,說有意義、實際內容的話。這樣,孩子在課堂上“碎嘴”的情況,就會慢慢改善。
家長還可以教給孩子,如果一時想起有話對同學說,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就自己悄悄寫在紙條上,下了課就拿給同學看,這樣不會耽誤自己和同學的學習,并且還能保證老師講課不被打擾。這樣做能體諒到很多人的學習,最恰當了。
沒有哪種力量比表揚更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熱情。當孩子上課表現(xiàn)稍微改善,不說話時,家長就要以孩子會聽課紀律好的理由來表揚他,引導他走出上課說話的誤區(qū),并跟老師說明希望能在全班同學面前的表揚他,這樣會給他很多面子,他會漸漸改掉說話毛病。
及時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寫作業(yè)情況,了解孩子對新知識的反饋,給予表揚和鞭策。讓孩子處于一個被關心被關注被關愛的環(huán)境中,正確的引導孩子走上高效課堂。
孩子改掉一個壞習慣不是靠一兩節(jié)課,家長要做好督促,做好表揚激勵工作,你要像洪水一樣推著孩子往前走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在親朋好友前也要表揚肯定孩子的努力,使他有更大的改掉壞習慣的決心和動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