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知道,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沒能陪伴在孩子左右,所以小孩就容易厭學叛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父母在孩子認為所做所說都是對的,孩子不能有其他想法,所以孩子一般不會與父母傾訴心事,心靈得不到慰藉,引起厭學叛逆狀況。那么,孩子厭學逆反怎么辦呢?
孩子厭學逆反怎么辦
1、父母處于錯誤的觀點,教育方法不當。有些父母認為打罵就可以教好小孩,不聽孩子做過多的解釋,就出手打。孩子的自尊心被父母踐踏,會引起叛逆厭學之心。當孩子覺得孤立無助時,就會產生厭學心態,這樣真的可行嗎?父母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
2、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給與孩子更多的尊重,才能化解彼此的隔閡。如果父母真的是為孩子好,就慢慢踏進孩子的心里,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代溝;
3、建立與孩子之間和諧友好親密的關系。建立誠信也是很重要的,要信守承諾,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精神上支持做事的。
4、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創造安靜的環境,讓孩子慢慢感受身邊的愛意。不要試著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這樣會把彼此之間的距離再次拉開。
孩子厭學的原因
1、學生自身學習動機不強,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這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學習被動,對學習感到乏味。他們感受不到學習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快樂,反而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烊兆?。
2、現有學校教育體制的影響。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教育質量的評估往往是以升學率為主要依據,在這種形勢下,學校也只好以追求升學率為主要目標。
這樣的教育很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更難做到針對厭學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伴隨著學習時間加長,考試次數增加,作業量加大等因素,加劇了學生學習成績上兩極分化,使一部分學生不斷產生新的學習困難,導致更加厭學。
3、師生關系的影響。有的教師對優生和厭學學生存在著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客觀上造成了學生的學習機會的不均等。厭學學生上課發言的機會明顯少于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對厭學學生只要求他們不破壞紀律,不影響別人就行。教師對厭學學生的消極期望影響了他們的自我判斷,使他們失去了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信心和動力。
4、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社會文化也對學生的學習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如社會上“一切向錢看”的賺錢思想;一些內容不健康的電影、錄像、圖書等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也產生了消極影響。還有一些學生是結交了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后,耳濡目染,逐漸厭學。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