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撒謊雖然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問題,但是這樣的行為是很惡劣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如果有的時候孩子撒謊是為了逃避懲罰,家長就要告訴他說出真相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讓他有正確的觀念,讓孩子敢于向父母敞開心扉。
孩子撒謊的原因
1、天真幼稚,概念模糊
孩子由于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的局限,對于發生的事情表達不準確,或者對物品的歸屬概念模糊,認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自己的,他出于無意會造成許多說謊的假象。對于這樣的孩子,一方面要幫助他分清“時間”與“所有權”的概念,另一方面還要在日常生活中教育他“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回家”。
2、虛榮感
當一個人在努力營造自己在別人面前的某種形象時,與這個形象不符的行為他就會通過說謊來隱藏。所以這種人說話你不知道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覺得整個人特別假。實際上他說謊的出發點,是為了滿足營造內心完美形象的虛榮感。
3、存在感
還有一種說謊是明明知道不允許,或者自己都不允許自己去做某些事情,結果忍不住去做導致了習慣性說謊,這種習慣性說謊其實是一種惡性循環。
比如孩子父母堅決不允許孩子玩游戲,經常給孩子傳遞玩游戲很不好的思想,孩子或許也知道玩游戲很不好。但是他在游戲中能夠獲得意義和存在感,忍不住去玩,玩了之后又害怕行為不被允許,所以說謊。
4、吸引注意力
有些時候,父母可能會因為其他的事情而沒有過多的關注孩子。這個時候孩子很有可能會做出撒謊的行為,以求獲得父母更多的目光和關心。這個時候的說謊對父母來說是一種欺騙,可是這對孩子來說這只是一種獲得關注度的方式。
5、好奇心所致
像童話故事中放羊的孩子那樣,有些孩子會通過撒謊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但他們并沒有什么惡意,很有可能只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看看大人到底是什么反應。
孩子撒謊的對策
1、家長要善于傾聽,不要急著說“不”
如果孩子早就料到家長對真話的反應是“不”,那么便會有意識地修改自己的說法,以此迎合家長,或者逃避懲罰。
2、適度責罰
責罰可以是公開的批評、承認錯誤、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重新完成自己的任務、兌現以往的約定等等。家長要站在就事論事的立場面對孩子撒謊的問題,不縱容包庇,也不要把問題擴大化。
3、家長要檢討自己的行為
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孩子撒謊的根源。比如:平時孩子說真話了,反而受到家長的嚴厲譴責和懲罰,這使得孩子畏懼承認錯誤,害怕坦誠地和家長交流。或者家長平時對人對事的語調和行動給孩子造成了不可信任的印象,孩子便很難在大人面前說出真實的想法了。
4、鼓勵孩子說真話,并教會他們勇于承擔責任
面對孩子的撒謊問題,作為父母一定要慢慢引導,教會并鼓勵孩子說真話。如果他是為了逃避責任而說謊,那么父母就一定要鼓勵他勇于承擔責任,并且明確地告訴孩子,父母不會為此而責罰他們。
5、為孩子做誠實的好榜樣
要想孩子不撒謊,父母首先就應該做到誠實。當孩子撒謊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大驚小怪的,絕對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各種不利的標簽,也不要說各種不當的言論來刺激孩子。教育孩子還是要家長們慢慢引導溝通才可以,如果只是想以壓倒性的勝利逼孩子承認錯誤,那么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撒謊成性。
如何教育孩子做一個誠實的人
首先,提高孩子的責任感。責任感是每個個體在社會上必須具備的品質,是誠信的重要體現。責任感不只是對別人負責,而且是對自己負責。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從小就有責任感的意識,懂得責任的重要性,對培養孩子的誠信品質是非常有益的。
所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不僅要從小做起,而且要從家長做起。家長要以自身的行為感染孩子,以榜樣教育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其次,要有行為規范的具體要求。要防止孩子說謊,教育孩子誠實,光講道理不行,要有行為規范的具體要求,讓孩子從小就按誠實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提出“幾要幾不要”的具體要求,比如不拿人家的東西,不講假活,不編瞎話,不說大話,不謊報成績等等。
最后,加強孩子的踐行意識。家長對孩子誠信品質的培養,更要強調他的踐行意識。在家庭中,家長樹立好榜樣,培養孩子對誠信問題的自我判斷能力。還要鼓勵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比如守時、不撒謊等,并且反復實踐,使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
加強孩子的踐行意識不僅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自我判斷能力,也能夠促使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做孩子的榜樣,這體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