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內動力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上進心。孩子內動力不足會讓孩子對某件事或者多見識沒有興趣,有時候還會導致孩子喜歡發呆、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孩子內動力不足的表現,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家長。
孩子內動力不足的表現
1.逃避學習。不愿上課,上課無成就感,無抱負和期望,無求知上進的愿望。
2.注意分散。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
3.焦慮過度。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學習不好不覺得丟面子。
4.對學習缺少興趣。
孩子內動力不足怎么辦
1.把孩子的事情還給孩子
學習是他的事,正如每天吃飯、睡覺一樣,孩子需要被給予機會體會和了解這點,他才會為自己的事情操心。
2.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體現,學習好的孩子需要具備一些特定的品質:專注、細心、負責任、有擔當、自律、家長想要孩子學習好,就要在生活瑣事中去強化和培養孩子這些品質。
3.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現在的孩子都是只贏不能輸,年齡越大遇到挫折的機會越多,越容易出現情緒障礙,家長要留意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允許孩子,也要引導孩子允許、接納自己有做不到的事情。
4.暫時降低學習難度
采取一些措施,把目前的學習難度調低,讓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夠得著,比如,如果孩子初二的知識跟不上,那么是否可以先從初一補起,先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好處,讓他獲得一些學習的成就感。
孩子內動力不足的壞處
1.自信心不足
缺乏內驅力的孩子通常沒有什么自信心,他們在平時受不到父母的夸獎和表揚,相對于的只有父母給予的外部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們只會感到自卑。
在很多時候,父母的所作所為對于孩子的成長是一劑良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影響孩子內驅力的一大主因。
2.缺乏責任感
不少人又有疑惑了,孩子缺乏內驅力和責任感有什么關系呢?我來拿個例子告訴大家這其中的道理。我朋友的女兒做事缺乏內驅力,等班上有小組作業的時候,她就是從不出力的那位,她覺得別的組沒完成,同時又覺得同小組成員會完成。
在團體活動中,不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就是缺乏責任感,而罪魁禍首就是沒有內驅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