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良好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跟孩子好好溝通才能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理解孩子的一些做法,那么平常如何與孩子溝通呢?
平常如何與孩子溝通
1、和孩子平視,蹲下來看
家長不要居高臨下,老是指責孩子你這不對、那不好。現在國內和國外的少兒節目中,很多主持人都是坐在地上,說話時與孩子平視,讓孩子感覺我們是平等的。所以當家長的也得這樣,要養成一個習慣,牢記家長跟孩子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
2、和孩子商量,相互尊重
凡是有事的時候家長都要跟孩子商量: “你看咱們這樣行不行?今天我們去這兒成不成?”耳濡目染,孩子也會變成尊重別人的人,養成有事商量的習慣。
3、讓孩子學會選擇
選擇是求生的一種能力。當孩子有事的時候,比如說小學升中學,很多媽媽會說:“我為了把你弄進這個重點學校花了大力氣,投入了很多錢,所以你必須去。”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特別痛苦。此外,學校組織的一些社會活動,包括課外輔導班等,都應該讓孩子決定要不要去,讓孩子學會選擇也是家長對他的信任。
與孩子溝通的重要性
1、溝通能夠提升家庭的凝聚力
家庭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著同樣的利益關系。因此,有效的溝通能夠讓家庭形成一種和諧、友愛的關系,以此來增加家庭的凝聚力。
很多父母認為在幼兒園階段,孩子沒有個人獨立的思想,對任何事物是未知的,更覺得這一階段孩子的教育職責在幼兒園教師的身上。這種想法顯然不利于孩子的家庭教育。
在缺乏溝通的情況下,孩子容易沉悶,家庭成員之間處于分散的狀態,孩子也無法在這一時期感受到尊重和溫暖。所以要提升家庭的凝聚力,溝通是不可缺少的。
2、溝通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
中國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期望,所以在幼兒時期對孩子就有很高的期望,給孩子沉重的負擔,但是很少有家長注重這一時期孩子的溝通,在思想上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重視和引導。
相反,在幼兒園階段重視孩子的溝通,并且話語和眼神上的肯定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尊重,從而形成健康的個性,擁有獨立表達的能力。
3、了解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家庭中的溝通教育可以讓孩子及早意識到人際關系的重要性。通過交流,孩子可以享受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事物,享受和滿足家庭成員、同學、老師和學生的情感需求,理解愛的真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