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男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膽小會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兩歲的時候,他們怕黑;三四歲的時候害怕打針;五六歲的時候害怕單獨睡覺;八九歲的孩子怕丟面子,怕被人嘲笑。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要正確看待,那么男孩子膽小怎么辦呢?
男孩子膽小怎么辦?
1、發現孩子膽小,不要猶豫,盡快引導。
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膽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等長大了,就自然好了,因此不進行教育干預,這樣的家長缺乏敏感性。其實,如果不對孩子的膽小性格加以教育,發展下去,膽小的性格就會演變成回避型人格。這種人格,因害怕與外界打交道而把自己局限在自我的狹小圈子,而人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獲得發展。
因此,長此以往,這種人的能力發展就會受到阻礙。能力發展滯緩、性格內向、回避,是心理沒有健康發展的標志。所以,對于膽小的孩子,必須要加以警惕,進行及時的教育。
2、創造外界交往的條件。
(1)擴大孩子的生活圈子,多帶孩子認識新朋友,帶孩子外出游歷,眼界寬了,自然也沒有膽小的藏身之處了。
(2)創造條件,邀請孩子的小伙伴來家里做客,讓孩子多一點的小朋友交往,互相熟悉和玩耍,使孩子入學時不至于感到孤獨。讓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還可以和稍大一些的朋友玩,以獲得更多的知識。
(3)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空閑時多帶孩子到遠郊去游玩,一起走山路、跨小溪,了解自然現象,認識小動物,收集植物等。
(4)家長需要以身作則,以大方開朗的態度待人接物,以及告訴孩子與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并抓住時機,有的放矢引導孩子。
3、在安全的情況下支持孩子大膽做事。
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給予他們最大的自由活動空間。有些家長用強硬的態度,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向行事,這樣做其實是很自私的。支持孩子大膽做事,支持孩子能獨立自主地作選擇,以及自行解決問題,對于孩子做事過程中的失敗和過錯持寬容的態度。
同時還要讓孩子學會面對恐懼,當孩子感到害怕時,家長要多加鼓勵。要明確孩子怕什么,針對孩子所怕的事物進行科學的解釋。鼓勵孩子的探索與嘗試精神。不要一個勁兒地下禁令,這也不行,那也不許。父母要適當放手,讓孩子學會成長。事實上孩子并不如家長想象當中的脆弱。
4、放大孩子的“閃光點”。
對于孩子的畏縮行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說話聲音太小等,父母要盡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強烈地反應,而應善于發現并強化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避免拿別人的標準來判斷自己的孩子。最膽小怯弱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舉動,也許在父母看來這微不足道,但作父母的,必須努力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閃光點”,給予必要的乃至夸張的表揚鼓勵。
5、用正確的方法解決糾紛。
有很多孩子平時好端端的,一遇到同學無理的欺負,就只懂得逃回媽媽的懷抱,這個時候家長要問清孩子委屈的原因,多作了解和解釋,如果同學確實是無理取鬧,家長一方面既要告訴孩子不要怕,支持孩子用正確的語言告知對方這是野蠻的行為,應該道歉,同時家長也要以平和、禮貌的方式與班主任老師以及對方孩子的家長溝通。切不可擴大糾紛,以免造成孩子的不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