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學校上課經常說話是不認真聽講開小差的表現。這樣不僅僅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影響,也說明孩子對于界限、規則意識是十分不清楚的。家長一定要對孩子及時引導改正。那么孩子在學校上課經常說話怎么辦?
孩子在學校上課經常說話怎么辦
1.教孩子講規矩
說話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孩子說話,也要講規矩。在一個兩三人的家庭中,說話沒有規矩,溝通就不會暢通。
比如,對方說話,自己就一定不要隨意打斷對方,要聽完;聽別人說話時,不要一邊玩著或看著別的東西;聽別人說話,一定要聽明白對方的意思;需要自己說的時候,自己才可以說給對方。
2.教孩子說話的時間
實際上就是人的思維的反應,小孩子說話,實際在訓練他的思維能力。無話可說,實際是沒有思維;說話不連貫,就是思維不流暢;說話語病太多,說明思維不夠正確。
孩子能夠有話可說,說明孩子是有思維的,他想表達自己的思維。能夠多說話,是對思維能力培養的最好方式。但是上課說話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同學,家長要教導孩子想說話可以課下或者放學再說。
3.家長和孩子一起講故事
你講他聽,他講你聽,輪流做聽眾和主講。開始的時候可以短一點,慢慢延長故事。這對培養孩子認真聽大人說話的習慣和培養說話的能力都很有幫助。
4.給孩子布置事情
要求孩子不僅要認真聽,還要求再說一遍。家長不管要求孩子做什么,只要家長講話,就要求孩子一定要放下別的東西,認真聽,聽完后,還要復述一下家長剛才講的事情。
經常要求再說一遍,孩子就會注意聽,不僅理解聽話的規矩,更知道如何聽明白大人的說話。
5.跟孩子溝通
讓孩子學習、嘗試安靜思考,教育孩子什么時候與同學交流才恰當;教育孩子即使自己懂了,也要尊重老師為其他同學講解。
6.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孩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比較差的,所以要想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學習,就要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吃好、喝好、穿得適當。學習前不要讓孩子玩新穎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在平靜愉快的心情中學習。
因此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學校,創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孩子的學習環境要簡單、固定,最好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場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