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不想學習、不愛學習,家長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雖然道理講了很多,但沒什么用。罵也罵了、吼也吼了,甚至打也打了,但孩子非但沒有好好學,反而更討厭學習了。那么,怎樣解決孩子不愛學習?
怎樣解決孩子不愛學習?
第一、讓孩子自己動手做
孩子能自己動手做的事,就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吧!像是平時的例行作息、吃飯、褶衣服等,讓孩子試著動手照顧自己,這樣不僅可以養成孩子的責任心及自信心,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精神。
第二、適度允許孩子犯錯
要保留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關鍵在父母身上,大人的態度是阻斷孩子“主動學習”的最大因素。“從錯誤中學習”是促使孩子主動學習的最大動力,同時也是使孩子保有勇于探索精神的最大助力。所以面對孩子犯的小錯誤,家長不妨睜一眼閉一只眼。
第三、保持耐心,回答孩子的100個問題
你有類似的經驗嗎?當孩子不斷地問為什么的時候,你常不耐煩地叫孩子:走開,不要再問了。但當你表現出不耐煩的時候,其實就是你在打消孩子的好奇心及主動精神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孩子:哇,你的問題好難喔!媽咪也不會,我們都去找找答案,之后再來討論好不好?先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并且支持孩子自己找答案,這樣才可以促使孩子保持進步。
第四、不要過于強勢地干涉孩子
父母常干涉孩子的學習模式,也常給予強勢的指導,往往會跛壞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其實,你只要預備好安全的環境,其他的就別瞎操心了,放手讓孩子自己操作吧!多創造學習機會,也給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那么他自然會從中找到解決的辦法,家長不要有過強的保護欲,才能保持孩子勇于嘗試新事物的勇氣。
第五、多與孩子微笑互動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是最好的主動學習的機會,因而當你與孩子相處時不妨多與孩子說話,并用豐富的詞匯來豐富孩子的大腦。而當孩子習慣于與人溝通之后,就能逐漸地理解他人,并掌握詞匯的運用。不過父母可別光顧自己說個不停,也要試著聽孩子說話,多對孩子微笑,那么孩子與人之間的互動才可以發展得更好。
第六、少用命令句及指導性的句子
你對孩子說話常用命令句嗎?或是常用指導性的話語嗎?那么久了孩子可能只是一個任你擺布的木偶喔!其實你只要在事情發生之前先預告事情可能的經過及結果,那么孩子也可以做得很好。例如:當你準備帶孩子進電影院看電影時可以先說好:要看電影,就要乖乖坐好等,或者也可以在家模擬一次看電影的狀況,讓孩子事先練習。千萬不可事先沒有做說明,到現場才命令孩子待會要乖乖看,不準吵,否則回去就完蛋等,這樣孩子可能會莫名其妙,搞不清楚自己為何犯錯。
第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愈嚴格的媽媽其實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愈差,孩子可能連小小的表情及情緒都得看媽媽的臉色再決定是否行動。建議家長不妨試著去接納孩子的感覺,多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對孩子多一點同情,并幫助他們表達,當遇到困難時,不妨陪著他們一起想辦法,如此才不會使孩子愈來愈退縮。
第八、讓孩子經常當小老師
老師在孩子們的眼里都是神圣的,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這種情緒,讓孩子也做一回老師。比如,晚飯后的一點時間,家長就可以畢恭畢敬地坐著,讓孩子給你上課,這樣,孩子就需要認真地備課,吃透教材,還要根據自己的理解,把學到的知識重新組合,并用自己的語言講出來。這比“學”的要求要高許多。如果家長可以經常和孩子一些這樣的游戲,不但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還可以提高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九、站起來摸不著,跳一跳能夠著
許多家長認為,要給孩子成就感,是否應該把孩子的學習任務降低到最低水平,這樣孩子做什么都會輕易獲得成功。事實上,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如果孩子的學習目標太低,不需要努力就能夠完成,孩子就不會在學習中體會到戰勝困難的樂趣。所以家長給孩子訂立的學習目標最好能比孩子的實際水平稍微高出那么一點點,讓孩子在付出一定的努力之后可以成功。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站起來摸不著,跳一跳能夠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