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說謊并不是他喜歡說謊,而是為了逃避父母的懲罰,比如說爸爸要求孩子考多少分,考不到這個標準就要對孩子施以懲罰,這個時候孩子如果的分數真的沒有達到爸爸的規定,而又害怕爸爸的懲罰,如果有可能孩子就不得不說謊了,那么要怎么告訴孩子不能撒謊的道理呢?
告訴孩子不能撒謊的道理
1.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的時候父母無意識的行為極有可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必然一位媽媽被孩子吵的不行了,隨口對孩子說,你安靜點,等下我給錢去買飲料。但是媽媽把這話說過去就忘記了,這就給孩子造成了媽媽說謊的印象。
潛移默化的學媽媽的行為了,這樣既降低了父母孩子心中的形象,又促使了孩子撒謊行為的產生。
有的孩子把自己的行為夸大或者幻想出一些事情來,敘述給父母聽,這也容易被認為的撒謊,其實他們就是用夸大或者吹牛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因為成人的注意而已。
2.父母的引導性撒謊。有的孩子只要說不想去上學或者是不想去幼兒園,父母就會問是不是那兒疼了。
這些帶有引導性的語言,往往會讓孩子造成下意識的說謊,順著父母的話就說我肚子疼了,我頭疼了,所以父母在和孩子對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3.家長應該弄清孩子為何撒謊。比如,撒謊是因為害怕出現麻煩,還是為了“面子”?孩子是否已經到了“能正確理解不該撒謊”的年齡?
碰到孩子撒謊時,家長切勿不分青紅皂白地以懲罰相威脅,而應該曉之以理,讓其明白不應撒謊的道理。
4.可溫和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知道你已經認識到撒謊不好了,下次就別再犯了。”如果孩子能改正撒謊的毛病,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再次,盡量別給孩子創造撒謊的機會。
一個人越是愛撒謊,即使他說的是真話,人們也不會相信。最關鍵的是,對任何年齡的孩子而言,家長應該身體力行,以自身行為影響并幫助孩子樹立講真話的品德。10歲以下的孩子通常難以區分“大謊”和“小謊”,家長應以自身言行為孩子樹立榜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