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家庭中懂得共情的家長能夠真正理解、尊重孩子,有效回應孩子的感受和行為。當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后,他們更容易對自己產生認同,也會更積極、主動地完善自我。那么,怎樣和孩子共情溝通?
怎樣和孩子共情溝通?
1、 給彼此一個情緒的宣泄口
例如說在父母忙著做家務或者是忙著在家里工作的時候,孩子在旁邊吵鬧不安,這個時候給父母帶來了不好的消極影響,父母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也能夠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從中間找到一個最合適的情緒處理方式。
2、 培養自己的共情能力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學會培養自己的共情能力是非常的重要的。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作為父母應該先耐心的傾聽孩子的問題,之后不要忙著做出反應和判斷,讓孩子自己去審視自己的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傾聽和尊重的感覺。
3、 學會冷卻情緒
人有的時候難免會出現情緒崩潰的時候,在面對孩子的哭鬧的時候,很多父母總是氣不打一處來,怒火一上頭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這個時候最關鍵的就是應該管控好自己的情緒,懂得冷卻情緒,當自己感到憤怒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之后再考慮其他的問題。
4、 懂得先詢問孩子的意見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有的時候孩子需要的只是被尊重的感覺,可以在生活小事上讓孩子自己做主。雖然說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做出更正確的決定,但是對于孩子來說,他們也有權利去決定自己的一些生活小事,例如說可以在晚餐前給孩子做選擇題:晚上想吃XX還是想吃XX。兩種都是有營養的蔬菜,但是孩子不一定兩種都愛吃,當他們自己做了這個決定后,自然也就會更加樂意去接受這個所帶來的影響,本身的抗拒之心就減輕不少。
其實和孩子共情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家長愿意慢下來,和孩子一起呼吸、一起成長,就能夠很好做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