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很多孩子對輸贏這件事都非常在意,很多孩子都會有輸不起的時候。為此很多家長不理解,為什么孩子小小年紀卻把輸贏看得如此重要,其實勝負欲太大對于孩子來說并不是好事。那么如何引導孩子對待輸贏的態度呢?
如何引導孩子對待輸贏的態度:
1.幫助孩子疏導情緒
孩子輸了就情緒時,此時可以問問孩子心里的感受。幫助他表達出來,讓他認識自己現在的情緒。這樣一來,既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發生,也感受到來自媽媽的理解和接納,一般這樣下來孩子的情緒會緩和很多,至少不會更激烈。
2.引導孩子關注進步,而不是局限在輸贏上
告訴孩子,好勝的對象應該是超越自我。他人勝利時,并不代表自己很差,而是自己還有進步和挑戰的空間。關鍵的是自己在過程中是否積極努力地去面對,是否比上一回更進步,這遠比“輸贏”這個結果更重要。越努力越幸運,你的每次努力,也不會被辜負的。
3.正確對待輸贏
要告訴孩子,輸了不要垂頭喪氣,下次還有贏的機會。還要引導孩子弄清原因,以便改進。贏了之后,要讓孩子關注對方的感受,撫慰對方。此外,要引導孩子多參加團隊活動,培養協作精神,學會合作。
孩子輸不起背后的心理原因:
1.一方面是溺愛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是孩子對輸贏的認知存在著一些偏差,把輸贏和“我是不是優秀”“我是不是很笨”這個事情聯系到一起了,歸根結底,其實是孩子的自信心出了問題。
2.孩子們在嬰兒時期是沒有什么自我意識的,那個時候的他們也沒有勝負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在乎別人的意見和評價,對自己的身體也逐漸有了一定的認知。
3.還有的孩子之所以爭強好勝,無非是受自尊心的影響。這類孩子自尊心很強,從小就喜歡和別人一較高下、爭個你輸我贏。
4.還有一部分父母,非常強勢,給予孩子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聰明、擁有一個好的成績,所以會不停地鞭策孩子,要一直努力。一些極端的父母甚至會采取比較暴力的手段,逼迫孩子努力。
總之,孩子有好勝心是好事,但家長也應該幫助孩子正確看待輸贏,不要過于執著于贏這件事,要學會從失敗中吸取經驗,這樣孩子才會有所進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