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人的膽量都不一樣,有些人比較喜歡冒險,俗稱膽子比較大,可以嘗試很多新鮮的事物,不斷突破自己。但是有一些人膽子比較小,只是局限在自己的視野范圍之內。因此很多人都很好奇膽小的具體原因,那么孩子不敢獨處膽小什么原因呢?
孩子不敢獨處膽小的原因
1、童年父母打罵的陰影導致。
你什么情況下回感覺到害怕呢,顯然是受到威脅時,小時候如果父母經性打罵,或者是侮辱孩子的話,會讓孩子越來越怕表達,因為孩子怕說錯什么話,又遭到父母的謾罵,導致孩子表達能力越來越差,甚至導致抑郁都是有可能的,當然膽小,也是和這個有一定的關系。
2、老師的批評。
如果老師經常性的對學生惡語相向,學生會間接性的失落,誤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他人,也就導致學生經常性的不自信,心里若再一步受刺激,很可能讓他膽小畏事,懼怕與身邊同學接觸。所以常常聽心理醫生說,鼓勵才是治愈疾病的良方。
3、同學之間的攀比。
為什么中小學學校處處強調穿校服,我想就是為了禁止同學之間攀比成風吧,學校這點做的非常好,但是這種現象依然是非常普遍的,每個人出身都不一樣,有富家子弟,也有農村出身,而農村的學生普遍的內向。
4.就是孩子的天生氣質比較膽小,很多事都不敢獨自完成。
孩子不敢獨處膽小怎么辦
1.分辨清楚,孩子是不是真膽小
首先父母要學會分辨清楚,孩子是不是真膽小。很多孩子并不是膽小,只是比較慢熱,進入一個新環境,或者遇到陌生人,他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熟悉和適應。
2.不要保護/包辦太多
這樣的膽小是需要練的,父母不要總把孩子攬在身后,什么都替他做。要讓孩子學著自己去做,一次不行就多練幾次。如果父母自己也有社交恐懼癥,那改變一定要從自己開始。先讓自己變得勇敢一點。
3.了解孩子每個時期的心理特點
有些孩子膽小是成長過程中的階段性問題,比如在6-12個月認生期特別害怕陌生人,在3-4歲想象力發展高峰期特別害怕黑夜、巨大的聲響和物體等,因為這些會讓孩子聯想到一些可怕的東西。對于這種情況,父母最重要的是不強化、不指責、接納孩子的害怕情緒,然后給一些安慰和正面引導。
4.父母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
孩子的自信心來自于兩方面: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件事,爸爸媽媽相信我有能力做好一件事,即使真沒做好,他們一樣愛我。如果父母能充分信任孩子,即使孩子做一件事失敗了,也能從中看到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孩子一定是個樂觀、勇敢、自信的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