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女孩子到了青春期會對異性產(chǎn)生好感,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現(xiàn),家長和老師不能一味打壓孩子的這些想法,這樣做只會導致孩子產(chǎn)生強烈的叛逆情緒,甚至背著家長和老師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給自己帶來終身遺憾。所以,家長一定要知道怎么教育青春期的女孩。
怎么教育青春期的女孩:
1.進入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可家長卻習慣性把女兒當做小孩子,這也嫌棄那也看不上,滿嘴說出來的都是指責和看不起。試問,這樣的語氣哪個孩子能接受,就算是換成自己,恐怕也早已受不了了。
在女兒10—18歲這個敏感時期,爸媽一定要注意說話語氣,時刻維護女兒的自尊心,讓女兒感受到父母的尊重真的無比重要。
2.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通病——女兒細小的變化和進步,家長永遠看不見;家長每次最在意的都是女兒的哪里又錯了,哪里又不對了……無限放大女兒的缺點,將女兒的優(yōu)點無限縮小化,這是大多數(shù)父母最擅長的事情,也是最錯誤的做法。
3.棍棒教育的弊端,相信很多家長都已經(jīng)感受到了。棍棒教育不僅能夠促使親子矛盾加劇,甚至會讓親子關(guān)系就此破滅。有的父母在管教女兒長期采用棍棒教育的情況下,女兒也誓死反抗,結(jié)果雙方都疲憊不堪,于是家長開始放棄女兒:“我不管你了,自生自滅隨便你。”
如今,非常流行一句話“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這其實并非空話,相反這正是無數(shù)父母靠著實踐而獲得的真理。爸媽在賞識女兒的過程中,不僅強化了女兒某個行為的正確性,同時也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和動機,讓女兒時刻懷揣著一種“我要做得更好”的心態(tài),來嚴格約束自己。
4.很多家庭,不是媽媽會嘮叨,就是爸爸會叨叨,總而言之都有一個家長極其擅長滔滔不絕的“念經(jīng)儀式”。當家長嘮叨得越多,青春期的女兒就有越多的厭煩,這樣的后果就是女兒閉口不談自己的事情,而面對家長的叨叨,女兒也習慣性自動屏蔽。
女兒青春期,我們盡量少嘮叨和不嘮叨,轉(zhuǎn)而多多聆聽女兒的心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