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高中兒子不聽話不想管了,家長如何才能做到與孩子很好的溝通呢?
高中家長如何與孩子交流
1、要選擇一個恰當的談話時機。比如,在吃飯之后休息的時候,或者節假日一家人聚會娛樂的時候。通常在這種輕松的氣氛下,孩子的精神都比較放松,心情比較愉悅,可以心平氣和地與家長溝通。
2、談話的次數不要太多,不要太頻繁。溝通的效果與時間長短、次數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過多的談話反而會招致孩子的反感。所以,與孩子交流時應該把握一個度,每次時間不要太長,只要把想說的內容表達清楚即可,不要長篇大論。
3、要真誠地交流。不要把自己總擺在家長的位置上,要把孩子作為一個平等的人來交流,談話時,最好開誠布公,把最真實的想法、情況當面說出來,給孩子一個表達的機會。不要旁敲側擊或避重就輕否則達不到交流的目的。
4、要把握態度。對于那些心理壓力過大的孩子,剛開始溝通時,家長可能會遭到拒絕或出現過激的語言。當交流不暢的時候,家長要把握自己的態度,切忌當場發怒激化矛盾。應盡量淡化矛盾,及時地轉變話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平靜下來后,再找一個恰當的時機,幫助他們反省。
高中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1、遵循平等原則
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和培養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有義務教育孩子成長,但這并不意味著家長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家長與子女在人權、道德、人格、價值觀等方面是平等的。
在這些事情上沒有人享有特權,孩子家長聽父母的話,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必須順從。他們也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但不能粗暴干涉。
2、遵循換位思考的原則
如果家長想要和孩子順暢的交流,就需要理解和體諒孩子,更重要的是,需要換位思考,因為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往往會有差異,如果學會換位思考,看問題的方式往往會不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差距可以很容易地消除,我們站在同一立場上,可以冷靜地溝通,冷靜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3、遵循誠信原則
家長和孩子之間交流的效果,與家長如何聽孩子講話有很大關系。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無所謂,有時聽孩子說話,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一邊聽一邊想別的事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