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實中,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遇到了問題不會與父母說。這種現象是很危險的,也值得每個父母深思。只要能夠相互信任、暢通交流,父母就能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就能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就能引導他們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為,避免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
父母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首先,用心傾聽,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家長們如果抓住了傾聽,就抓住了家庭教育關鍵。知道孩子內心真正在想什么,關注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才能有針對性的給與孩子關心和幫助。
在孩子說話時,家長要有共鳴。當孩子訴說高興的事時,家長應表示出欣喜的樣子;當孩子訴說難過的事情時,家長應讓他們盡情的宣泄;當孩子訴說家長不感興趣的話題時,家長要表現出足夠耐心。
其次,抓住重點。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長談話抓不到點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一見面就反復叮囑“要好好學習”,成天將陳詞濫調掛在嘴邊,孩子不煩才怪!
反之,如果家長平時多觀察,積極與老師溝通,了解一些真實的具體情況,那么一旦談話,“某月某日某時某地某事”內容確鑿具體。孩子一下子被點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關注他,也不會狡辯托詞了,再繼續談下去效果會截然不同。
然后,理解在先。即使孩子的想法或行為出現了一些問題,也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些理解和寬容。然后再耐心地告訴孩子自己對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對這樣做的原因。要杜絕簡單地否定或以長輩的身份粗暴地壓制孩子的做法。
簡單而粗暴的指責會讓孩子大失信心,并改變對自己的評價。父母應該變指責為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質與發展趨勢,引導孩子在反思中進步。
最后,不要打斷孩子說話。當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時,家長不要隨便就去打斷孩子,這樣做容易打擊到孩子的交談欲望。青春期的孩子本來有很多想法,但是被家長打斷以后,就會變得緘默,也不愿意再跟家長說話了。
家長在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時候,要學會耐心和包容,不要給孩子施加太重的學習壓力,學會使用正確的教育方法來引導孩子,才能夠讓孩子敞開心扉與你溝通,幫助他們順利地度過這段時期。
青春期孩子脾氣暴躁易怒的原因
1、和家長的教育有著直接問題
到了青春期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以及愛好,若是家長及時制止或者粗暴解決的話會讓青春期的孩子出現逆反的心理。作為家長要培養孩子獨立的好習慣一定要放開手,青春期出現脾氣暴躁和家庭教育有著直接的關系,家長應該積極的進行引導,以免影響到以后的人格。
2、孩子有強烈的自我意識
孩子的心智會慢慢的發育成熟,同時自我意識也會增強,內心世界會發生一定的改變,只是想要擺脫父母的控制。所以會慢慢的產生逆反的心理,有一些孩子會以脾氣暴躁的方式來發泄出自己的不滿以及叛逆。
3、壓力太大
在現代人群當中壓力太大也是導致脾氣暴躁的常見因素,而這些壓力可能來源于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有可能是職場上的壓力,有可能是跟朋友相處的壓力。
此外,還有可能是家庭帶來的壓力,如果這些壓力不及時釋放就會影響到人體的內分泌,導致內分泌失調,一旦這樣就會出現脾氣暴躁的現象。因此,每個人都應該要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緩解壓力的方法。
青春期孩子脾氣暴躁如何解決
第一、千萬不能以暴制暴
在青春期難免會出現脾氣暴躁的情況,最愚蠢的方法就是以暴制暴,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不妨家長要先反思下自己的行為,對孩子關愛太少、總是把時間放在工作上、沒有和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等都會導致孩子的脾氣暴躁。
家長多和孩子交流,以平和的心態坐下來跟孩子聊一聊,了解到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可以慢慢的改善暴躁的情緒。
第二、轉移注意力,緩解情緒
當青春期的孩子控制不住情緒時,一定要理智對待。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去關注一些愉快有趣的事情,使不愉快的事在自己面前消失。所謂“眼不見心不煩”,憤怒情緒自然就沒有了。
告訴自己:所有小孩子都會有不乖不聽話的時候,等他們長大了,就會更加懂事的。每次和孩子針鋒相對,既會讓自己不開心,也會增加孩子的叛逆心,不如適當的給孩子和自己一點自由。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給他一點提醒,讓他自己去發現錯誤。
第三、注意言行,以身作則
為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性格,那么父母自身也應該為孩子樹立榜樣。父母的教養方式,可以塑造兒童的性格。
平日里,父母在面對繁雜的工作與生活壓力時,應該表現出更加從容淡定的心態,而不能將這些情緒當著孩子的面傾瀉出來,這樣很容易誤導孩子養成同樣的暴躁性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