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到陌生環境緊張,跟家長教育不當有很大關系。
孩子到陌生環境緊張怎么改善?
1、給孩子營造一個開放的環境。
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家長就不要把孩子禁錮在家里。要多帶孩子到小區外面散散步,多走走親戚,多和同伴交往,讓孩子變得自信、樂觀。
2、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專家指出孩子在3歲以后就開始有交往愿望,強烈希望與同齡人交往溝通。單方面與成人交往,已經不能滿足孩子此時的社會交往需求了。所以要讓孩子盡早參與集體活動、上幼兒園,充分滿足孩子想要與人交往的意愿。
3、多給予孩子一點關注。
很多孩子非常怕生人,回避集體活動,不敢與人說話和交往,表情淡漠,沒有笑容,是因為家人對孩子嚴厲多過鼓勵和關心,使得孩子為了尋求自我保護而變得自卑。所以家長對于孩子正常發生的一些狀況,首先應該表示理解。
4、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榜樣。
如果你家里有個膽小、害羞的孩子,可以多邀請幾個性格大方開朗的孩子來家里作客,讓他們來引導自己的孩子,從而激發孩子的表現欲。
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榜樣效果只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體會,而不要當著所有人的面去表揚大方的孩子,說:“你看人家多大方,會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唱歌。”這樣,無形中給孩子貼上了標簽,讓孩子更加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用處。
5、多給孩子傳授社交禮儀。
對于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需要家長經常性地提供教導,比如見到人要問好、打招呼,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時候要分享,什么時候可以說什么樣的話。家長經常給孩子正面的指導,特別是在孩子面前也這樣做,那么孩子也會耳濡目染的。
6、讓孩子自己解決困難。
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在孩子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不要包辦代替,而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很能干。
特別是在幼兒園里,如果別的小朋友會自己穿衣服、系鞋帶,但是孩子不會的時候,會讓他的自信心大打折扣。所以,只要孩子自己有能力解決的,就讓孩子自己解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