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初中厭學不愿上學會直接導致學習成績下滑,甚至會染上很多不良習慣,成為危害社會的“不穩定因子”。而改變這種狀況,不能只靠初中生個人,更多的要靠家長。
初中孩子不愿上學處理方法:
1、找出原因,進行相應的調整。
初中是小學向高中的過渡階段,知識點比小學增加了很多,難度也大了,再加上要參加中考,不少孩子都感受到了學習壓力。有些孩子,因為在學習上遭遇了很多困難,長期情緒低落,漸漸變得厭學;也有一些孩子,因為考試成績經常排在班級靠后位置而變得不愿上學。
孩子厭學,除了學習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同學、老師等方面的原因。比如有些孩子長期受父母觀念影響,不喜歡學習;有些孩子,進入初中后與同學關系緊張,所以不想去學校,討厭上學;有些孩子,因為初中教師不像小學教師那樣照顧他(她),便對老師產生厭恨心理,以至于不愿上學。
2、培養興趣,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和求知欲。
當找到了原因,做出了相應調整之后,就要著手培養孩子的興趣,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和求知欲。
興趣是人們開展活動的最大動力之一,如果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積極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而要想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首先家長本人要對學習很有興趣,平時家長要陪孩子看看書,偶爾與孩子討論一些閱讀感想;在旅游的時候,多跟孩子聊聊歷史、地理和當地的文化。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喜歡學習,孩子大多都對知識抱有極大的興趣。
其次家長要想辦法設計有趣的學習情境,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人們對快樂總是沒有抵抗力的,他們會被快樂牽著鼻子走,并因此“上癮”,十幾歲的初中生尤其如此。
3、科學引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科學引導,很多家長因為對孩子實施“放養”政策,不了解孩子的真實學習狀態,也不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導致孩子接連遭遇挫折,進而失去自信心。
家長要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引導孩子養成閱讀和思考的習慣,不要一下班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刷視頻,要花點心思陪伴孩子,并研究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讓孩子從學習中得到成就感,以提升自信心。一旦孩子有了自信心,他們就不再強烈地排斥學習,他們對學習的態度也會漸漸從討厭變為喜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