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24歲已經是成年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做父母的這時最好尊重孩子的選擇。
做父母的放下身份,跟孩子做個好朋友,以朋友的身份來聊天,融洽的交流,這樣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從不同的角色分析,能比較快速的找到原因,必要是,做家長的要做出合適的限度的遷就,這時溝通很重要。
即便孩子做錯了事情,這時如果家長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只能合理的運用鼓勵的方式,來讓孩子從什么地方跌倒,就在什么地方站起來。孩子需要家長給予的鼓勵和幫扶。
24歲孩子不聽話應該送去哪里管教
二十多歲的孩子已經成年了,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我覺得,萬物皆有因,找出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從表面來看,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其實,得從根源上去找,根子在父母,是溝通問題,就解決溝通問題,是心理問題,就解決心理問題,是方法問題,那就解決方法問題。自己沒辦法溝通,那就找他信賴的人去,打感情牌,了解其真實想法,然后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如果這些方法都行不通,最好請專業的心理疏導老師來引導,找出其潛意識里的問題根源,然后再對癥下藥,實施幫扶。
二十多歲的孩子不聽話,這種情況首先不能打罵,最主要的就是耐心給他解釋對以后的影響,例如成家立業,工作、生活自己的問題,讓他認識到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建議還是以鼓勵和引導為主。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方法的。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并且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也肯定會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
同時為孩子努力去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同時家長積極地配合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地引導和帶動孩子,應該說,孩子的成長還是可以步入正常的軌道的。
1.給孩子講道理
溫柔地講道理往往比惡狠狠的批評要有效的多,因為孩子往往是比較愿意聽父母用溫柔的方式去講道理的。
所以說即便是孩子不懂事,我們也千萬不要表現出一副憤怒的樣子,這樣的話孩子們才會覺得很安心,聽從我們的想法的時候,他們也會更加融入到其中,并且會轉換思維去思考自己所做出的事情是否合理。
2.懂得獎勵孩子
如果說孩子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的確會表現出一些副不懂事的樣子,那么我們最好給予他們一些獎勵。譬如在他們做出一些正確的事情時,我們稍微的一些獎勵會使得他們更加愿意去做那些正確的事情。
等到孩子已經養成了一種做正確事情的習慣之后,我們就可以不用再給他們獎勵了,因為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3.給孩子尋找標桿
我們雖然說不應該以比較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不懂事,但是我們可以給孩子設立一個標桿。譬如說我們找到一個聽話的孩子,讓我們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去學習,這樣的話也會使得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且很好地改變自己的一切。
所以說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使得孩子變得更加懂事,而在針對于這些問題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如果總是選擇用批評的方式讓孩子聽話的話,那么只能證明父母的教育水平比較低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