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51
當孩子被打罵之后,有的孩子沉默不語也不給自己辯解,有的孩子會主動承認錯誤,也有的孩子極力為自己辯解。其實這些表現與孩子的性格有關。一般來說,孩子犯錯被打罵時都會為自己辯解而逃避責任,而有的孩子只知道沉默不說話,有可能是真的犯錯了而默認,也有可能是沒有犯錯卻又不敢辯解,怕大人不相信自己,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第一種情況:害怕,不敢說話。有的家長一向都很平順,很少罵孩子,突然有一次大聲責備,會把孩子嚇到了。他們保持沉默,是因為家長的行動讓他們有危機感,因為現在遇到的情況不是以前見過的,他們會覺得自己犯了天大的錯,所以才讓父母發脾氣,所以他們會在反省自己。在這個時間差里保持沉默。
第二種情況:知道錯了,在懺悔。這種情況是孩子知道錯了,找不到辯解的理由,甘愿受罰,接受教育。對于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做怎么來幫助其避免再犯,人孰能無過,能改則善莫大焉。
第三種情況:不服氣,沉默對抗。小孩子被吼后不說話,不是代表他以沉默表示認錯。有的家長習慣性的吼孩子,如果孩子跟自己爭辯的話,他們會直接動手打罵,就是要對方屈從;這樣一來二去,孩子就知道繼續爭辯,只會引來更多的責備,所以他們不想被打罵,只能保持沉默。
以上就是孩子被打沉默不語的可能原因,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應該靜下心來,好好的和孩子談談,將心比心,還要懂得換位思考,嚴厲批評過后,請給孩子一個擁抱,因為他們的內心真的很脆弱。
還有一部分孩子被批評后,是打死不認錯,死鴨子嘴硬,還不停的為自己推脫責任。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要以行動讓他心服口服,不接收批評,就讓他自己做錯事,自己去處理,去承擔后果,直到他重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愿意接受批評為止。最后告訴孩子,人一輩子多多少少都會犯錯,但是錯了不怕,知錯就改就好,而不是一味的退縮,最后只會讓簡單的事情越來越復雜。
01-10 閱讀全文>
大部分待在家里面的孩子,就會缺少對人打招呼的經驗,碰到熟人的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出害羞的情況,也不是僅靠家長的鼓勵就能讓孩子開口進行打招呼的,還是需要家長能夠多多為孩子提供社交機會,讓孩子多去外面看看,那么孩子見人害羞不說話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見人害羞不說話是什么原因
1、父母要求過多:這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控制比較多,孩子會比較膽小。平時在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父母的反應也會影響孩子的表達。孩子說的時候,父母正在忙,不聽孩子說,或嫌孩子麻煩,也就會讓孩子越來越膽小,并表現出害羞的情況。
2、陌生人焦慮:當孩子長到三歲的時候,他們的心里其實已經成熟到一定程度,對于自己的生活有了規劃,所以一旦生活當中出現一個他們未曾預料到的陌生人,孩子就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害怕,而在他們面前也就會有害羞不說話的情況。
3、父母的“貼標簽”:有的父母很喜歡給孩子貼標簽,覺得我家的孩子就是“膽小”,就是害羞內向不敢和別人交往。而父母這樣的行為使得孩子不自覺地就往標簽上靠近,最后真的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不愿意和別人交往。
孩子見人害羞不說話怎么辦
11-15 閱讀全文>
父母應該反思自身,平時跟孩子說話是不是發號施令式的呢?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總是以命令的口吻對你說話,久而久之,你是否愿意跟他說話呢?道理是一樣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也會越來越不喜歡跟家長溝通了。
孩子不和父母說話是什么原因
一、過多的嘮叨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出于關心和擔憂,常常會不自覺地對孩子進行反復的叮囑和說教。比如,不停地提醒孩子要按時完成作業、注意個人衛生、早點睡覺等。這些話語的出發點或許是好的,但當它們過于頻繁和重復時,在孩子的耳中就變成了令人厭煩的嘮叨。
二、諷刺的語調
有時,父母與孩子交流時,可能會不經意地使用諷刺的語氣。比如,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母可能會說“喲,就你這成績,還想考個好學校”,這種諷刺的話語,就像一把尖銳的刀,深深地刺痛孩子的心靈,讓他們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和尊重。
02-24 閱讀全文>
小孩不愛說話的原因可能包括,缺少交往動機,有過失利的往來經歷,父母對孩子要求過嚴,也可能是因為沒有安全感。父母要主動與孩子親近和交流,滿足孩子情感與心理的需求。
孩子不愛說話是什么原因
1、父母太過“善解人意”
孩子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知道孩子想表達什么想要什么,還不等孩子思考怎么表達就已經把愿望達成了,恰恰是這樣的“善解人意”,導致孩子不需要費力去思考自己要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愿,達成自己的目的。缺乏內在的學習動力,孩子自然說話就晚了。
2、父母缺乏足夠的語言“輸入”
有很大比例的父母,以為說話是項“被動技能”,到時間自動觸發,不需要刻意去教。曾經有個同事在我朋友圈里評論留言,問我為什么他家寶寶2歲半了還只會叫“爸爸,媽媽”其他的都不會說,我詳細地給他解釋完以后,他驚訝地感嘆道,“孩子說話還需要教啊?!”
12-17 閱讀全文>
有的孩子特別愛說話,并且還說個不聽,這都是因為孩子還沒有擁有很強的邏輯性,他們很難找到重點,也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做的就是適當接收孩子的話,而不是處處都照單全收,也就不會對孩子的表達產生影響,那么孩子不停的說話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不停的說話是什么原因
1、性格外向:因為小孩子有些他可能會比較外向,所以講話可能會講的比較多,你自己可以多和溝通一下,這樣孩子在以后的口才也是比較好的。
2、處于語言發展期:這個時期他是對說話最有興趣的,剛學會說話甚至就是學習語言最好的時期,有條件的家長希望能好好的利用起來,另一方面又是好奇心萌發期,會經常問東問西,十萬個為什么,自然話也就多了起來,也就會不停的說話。
3、思維敏捷:如果孩子一直都在說話,可能與孩子思維敏捷有關。由于孩子對外界事物的反應比較靈敏,對外界事物的興趣也非常廣泛,所以會經常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者是問問題,這些都是孩子聰明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不需要過分地抑制孩子的說話,應該逐漸發揮孩子的特長。
孩子不停的說話怎么引導
11-17 閱讀全文>
越來越多的孩子都喜歡待在家里,這樣孩子除了家長也就沒有交流的小伙伴了,也就會導致孩子的性格發生變化,甚至會出現不喜歡說話的情況,我們家長要做到的就是引導好孩子,讓孩子走出家門,多多交朋友并進行交流,那么當孩子不喜歡說話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不喜歡說話是什么原因
1、家庭教育影響
孩子不喜歡說話,大多與家庭背景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有著很大關聯。如果本身父母的性格比較內向,可能平時交流的比較少,再加上父母更喜歡順從依賴以及聽話的孩子,因此他們不會鼓勵自己的孩子去結交更多的朋友。
久而久之,孩子的生活圈就僅限于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人,由于長期缺乏交流,也會導致孩子出現性格內向的情況。
2、心理因素
11-17 閱讀全文>
當小孩子突然由嘰嘰喳喳而變得安靜了,家長就需要去查明原因,若是家長沒有引起重視,那對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會造成巨大的影響,還有要看看是不是處于孩子的心理突變期。我們在平時就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讓其能夠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那么小孩突然不說話了是什么原因呢?
小孩突然不說話了是什么原因
1、性格原因:由于孩子性格內向,容易自卑、焦慮、緊張,不愿意說話,尤其不愿意主動與陌生人溝通,也就會突然不說話的情況。做家長的要去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讓孩子多與他人交流。
2、家里氣氛:假如家庭氣氛不融洽,家長不善于與小孩交流,還也不能引導小孩說話,這很容易導致小孩不說話。家長應多與小孩交流,并且逐漸去引導小孩子多開口說話。
小孩突然不說話了怎么辦
1、設置困難
11-0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