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2
離家出走好像已經成了孩子們的“家常便飯”,甚至已經成了某些孩子對抗父母的“法寶”,稍有不如意就憤然離家,恨別父母,那孩子離家出走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1、家庭環境的壓抑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生活在和諧輕松的家庭氛圍中,但未必每一位父母都能為孩子創造這樣的條件。有的父母對孩子非常冷淡,平時對孩子的生活學習漠不關心,甚至會使用暴力,經常把自己的無名火發泄在孩子身上。這樣的家庭環境自然會迫使孩子想要逃離,也許離家出走對他們來說就是解脫的最好方式。
2、對孩子要求過高
每個孩子的天資和能力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當父母忽略了孩子的自身能力時,往往會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從而無形中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當孩子一次又一次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時,必然會引來父母的打罵,這會讓孩子懷疑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所以用離家出走來表示對父母的不滿。
3、交友不慎
01-11 閱讀全文>
一般來說,小孩離家出走是由于逆反心理。對周圍的人抱有敵意或者戒備,再或者與家人鬧矛盾,都有可能使小孩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的孩子的心理
1、首先是人際關系緊張。從調查材料來看,出走的中學生大多因父母望子成龍心切以及師生關系緊張及與同學相處不融洽,從而造成心理上的壓抑而導致棄學離家出走。
2、人格異常與逆反心理。格異常的學生會對周圍的人抱有敵意和戒備心理,與學校或家庭的成員鬧矛盾而突然出走。
3、學生感到學習負擔過重,厭學情緒就會產生,某種逆反心理也會形成而有些學生便以逃學或出走的形式表現出來。
4、角色觀念變異與拜金心理。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渠道接受了大量信息后,一部分人會對讀書不感興趣,而熱衷于讀書以外的東西,比如早戀或迷戀于網吧。此外拜金傾向嚴重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中經常表現出漫不經心。
01-08 閱讀全文>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有極強的自尊心,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他們又處于比較迷惘的階段,有時家長說兩句就愛哭是正常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心里比較脆弱,家長要注意和他們的溝通方式。
孩子16歲一說就哭的心理原因
1、性格因素:有些孩子可能天生比較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對于父母的批評或者意見,可能會過于在意而出現哭的情況。
2、抗壓能力弱: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父母過于嚴厲的教育環境下,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心理抗壓能力較弱。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受到挫折或受到批評,就會感到無法承受而出現哭泣。
3、缺乏安全感:父母過于嚴厲或者家庭關系不和諧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會通過哭泣來表達自己的不安和尋求幫助。
4、語言理解能力有限:孩子可能無法理解某些復雜的指令或批評,尤其是在學習新技能或面對挑戰時,他們可能會因為無法理解而感到困惑和沮喪,從而哭泣。
03-07 閱讀全文>
孩子一說就哭,說明孩子比較脆弱,比較嬌氣,對待這樣類型的孩子,要更加耐心的跟他們講道理,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平常多多鼓勵孩子,多帶孩子跟同齡人相處。
孩子一說就哭的心理原因
1、過度賞識讓孩子的抗逆力很低。
適當的賞識教育,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更好地去發掘自己的優勢,但是,如果你過分賞識孩子的話,反而讓孩子一直沉溺在自高自大的狀態下,一旦孩子受到打擊的時候,他們的心理就會崩潰。
家長給孩子的賞識要有度,有時候要讓孩子在生活中多吃苦頭,這樣可以使孩子的心理漸漸變得強大。
2、過度溺愛讓孩子的獨立性很差。
09-11 閱讀全文>
厭學是中學生眾多學習心理障礙中最常見、最危險的問題,也是青少年最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厭學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消極對待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偏差、情感上對學習的消極對待和行為上主動回避學習。
孩子高中厭學的心理原因
1.對學習產生了困難,以至于厭學。高中生厭學有時候并不僅僅是為了玩,而是高中生在學習上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比如高中生覺得自己的學習成績總是提升不上去,學習起來特別困難,聽不懂老師講課,所以索性就不聽了。
這種情況如果不能夠及時的幫助高中生解決,那么就會讓高中生對學習產生抵觸的心理,嚴重甚至會產生輟學的想法,有語言學從而導致高中生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2.高中生心理的變化。對于上初中的高中生來說,本即使青春期和叛逆期的結合,所以這個時候高中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會導致高中生情感上的變化。
有些高中生就會因為自身的這種情感變化從而陷入茫然無措的心理中,又沒有然可以傾訴,所以他們選擇厭學來排解自己的這種心理,所以各位家長要密切注意高中生的心理上的變化。
08-13 閱讀全文>
如今的學生出現厭學情況的越來越多,很多家長對此也是頗為無奈,感到著急的同時卻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其實在面對孩子嚴重厭學的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造成學生厭學的原因是什么,這樣才能夠針對性的執行策略,幫助孩子們熱愛學習,取得一個優秀的成績。
孩子嚴重厭學的心理原因
第一、逆反心理。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時,很多父母都會下意識批評、嘮叨孩子:為什么就你學習不好?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好好學習我說了多少遍了?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孩子就產生了逆反心理:你非要我好好學,那我偏不學。
第二、孤僻心理。現在的青少年很少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和父母的溝通又異常缺乏,在遇到問題或困難時不懂傾訴,長期把各方面的壓力抑制在心理,久而久之造成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而導致厭學。
第三、自我否定。沒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習上無法感受到自我價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評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們有條件的愛。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內在不斷否定自我的聲音會轉化成孩子長期低落的情緒、越來越糟糕的成績、越來越疏離的同學關系,越來越多的掩飾和情感隔離。
第四、懶惰心理。有一類孩子,放學回家之后就一個姿勢,能躺著絕不坐著,甭說幫父母做點家務,連自己的事都是能不做就不做,就一個字,“懶”,真是懶。孩子內在驅動力不夠,從生活到學習,能偷懶就偷懶,能糊弄就糊弄,家長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04-24 閱讀全文>
12歲的孩子應該上小學五六年級,還有一些上了初一,相對于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而言學習的壓力可能又大上了一分,許多孩子成績不好對于學校充滿了畏懼,從而導致不想上學的厭學情緒產生。那么12歲孩子厭學的心理原因是什么?要怎么去消除12孩子厭學的心理?
12歲孩子厭學的心理原因
1、目標不明確
這類孩子不知道學習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多數是為父母、為老師、為考上好大學而學,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更沒有思路和方向,只是隨大流,過一天算一天。需要明確目標,幫助其專業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才能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2、學習效率低
這類孩子的學習技能發展滯后,學習方法不得當,學習任務經常完不成、容易陷入書山題海、產生知識漏洞。急需提升如學業目標管理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課堂學習效率、各學科學習技巧等學習技能。
04-12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