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6
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相信大家在對父親這個角色貼標簽的時候,比較多的應該就是“威嚴”、“高大”、“責任感”等等,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家長也有責任和義務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做到不欺騙孩子,說到做到,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父親欺騙孩子后果
1、父母言行對孩子有著重要的影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撒謊,孩子就會模仿家長的行為,以后在與人相處中,容易出現“食言”的行為,讓其他同伴覺得是沒信任的人,從而疏遠你的孩子。父母經常撒謊,也會對孩子以后的人際交往產生重要影響。
2、導致孩子不信任,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接觸的教育方式,如果父母撒謊,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長期生活在不安全的環境,會導致孩子形成“疑神疑鬼”的情緒。孩子會覺得父親經常對自己說話不算話,所以,長期被騙的孩子,最終會對長輩失去信任。
3、撒謊實際上人的一種逃避責任,害怕面對事實的行為,撒謊者自以為聰明但實際上很愚蠢的行為,因為事實就擺在那里,他不會因為你撒謊而改變,愛撒謊的孩子缺乏擔當意識。
4、父親在孩子心目中有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接觸的教育方式,如果家長撒謊,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長期生活在不安全的環境,會導致孩子形成“疑神疑鬼”的情緒。如果下次你再跟孩子承諾事情的時候,孩子心理面也許已經缺乏對父母的信任,覺得家里的大人經常對自己說話不算話。
01-13 閱讀全文>
經常打罵孩子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膽小、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問題,還會引起孩子嚴重的抵觸和叛逆,不僅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反而適得其反。
父親經常打罵孩子會造成的后果
1、自卑心理。
如果爸爸經常打罵孩子,孩子就會失去自信,在孩子的學習道路上會走得比較坎坷,他們不敢告訴父母,更不敢說話,做事畏畏縮縮,變得沒有主見,長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2、暴力傾向。
爸爸的強勢,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根本不聽話,變得暴力。爸爸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認為自己不被理解,對孩子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導致孩子叛逆。
09-28 閱讀全文>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說到底是一個相互信任的過程。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長喜歡欺騙孩子,認為孩子還小,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成長,其實不然,這對孩子影響還是不小的。那么欺騙孩子的后果是什么呢?
欺騙孩子的后果
1、有可能阻隔親子間的溝通渠道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煩惱,有些事情就需要和父母交流。如果父母是生活中非常信任的人,孩子就會對父母完全敞開,父母的建議和幫助能很容易起到作用。如果父母有欺騙孩子的前科或者有深深地陰影,那么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支持和理解時,就不會把父母當成最信任的人去交流,父母有一些正確的意見也不會聽取。
2、孩子內心會缺乏安全感
爸爸媽媽是寶寶最信任的人。尤其是對年齡小的寶寶來說,他們對爸爸媽媽也有一種特殊的依賴,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如果,爸爸或者媽媽因為某件事,欺騙孩子,會讓孩子內心受到傷害,寶寶就會對周圍的事物產生不信任。
10-22 閱讀全文>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些家長會給孩子開出一些“空頭支票”,比如答應孩子出去玩結果周末在家躺了一天,其實這種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那么經常欺騙孩子會有什么后果呢?家長們又該怎么補救。
經常欺騙孩子會有什么后果
1、阻隔親子間的溝通渠道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煩惱,有些事情就需要和父母交流,如果父母有欺騙孩子的前科或者有深深地陰影,那么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支持和理解時,就不會把父母當成最信任的人去交流,父母有一些正確的意見也不會聽取。
2、孩子模仿父母欺騙的行為
如果父母經常欺騙孩子,那么經常被騙的孩子,慢慢在內心便會潛藏著父母的不滿、憤怒,更有甚者,會激發出一種無力感。久而久之孩子有可能習得父母的這種欺騙,從而以這種欺騙的方式對待父母以及周圍的人。
10-14 閱讀全文>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無法辦到的事就會對孩子撒謊,欺騙孩子,其實這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家長欺騙孩子的后果你就知道我們為什么一直強調家長對孩子要坦誠相待了。
家長欺騙孩子的后果
1、家長欺騙孩子會讓孩子對家長失望。
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天,就是地,孩子會從心底里崇拜和依賴,特別是在10歲以前,父母的每句話對孩子來說如同圣旨一般。
一旦孩子發現父母對自己的承諾只不過是一種哄騙,就會想到父母都可以說話不算數,這個世界上還能相信誰。這種恐慌感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危機,而且由此引發的對父母權威性的挑戰幾乎是具有顛覆性的。
2、家長欺騙孩子可能阻隔親子間的溝通渠道。
08-08 閱讀全文>
現在在很多家庭中,很多做父親的難以參與對孩子的教育,久而久之,也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注意對孩子的養育方式,尤其是父親,更要注意經常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多與孩子進行交流。
父親不教育孩子的后果
1、對爸爸感情淡薄
三歲前是孩子的情感建立期,這段時間如果父親很少參與孩子的成長,孩子就難以對父親產生過深的親情和依賴感。有的父親小時候很少照顧孩子,等孩子長大懂事了,他在想管,卻發現無從下手。無論他說什么,孩子都不聽,甚至故意氣他。
2、社交出現問題
父親不教育孩子,參與度過低,對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也有影響。孩子生活中,日常交流最多的就是父母,該階段孩子會逐漸掌握與不同性別的人交流的技巧。
02-02 閱讀全文>
有些當父親的可能不善于與孩子進行交流,這樣就會讓孩子與其產生隔閡,甚至長大后也會對孩子產生一些影響。所以當父親的既然要給孩子安全感,那就要給的足足的,這樣才不會讓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也就不會造成不好的后果。
父親不和孩子交流的后果
1、孩子性格變得膽小
如果孩子總是和父親處不好關系、難以進行交流,而父親平時也不注重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題,從來不陪伴他們,也不和他們一起玩耍,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會變得越來越膽小。要知道,爸爸就是孩子勇氣的來源,媽媽能夠把孩子照顧得很好,但是孩子需要爸爸給他們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2、出現心理問題
在成長過程中,父親不和孩子交流的話,也往往會導致孩子在情感表達方面有所欠缺,他們一般性別意識較弱,缺乏對異性的應有尊重。長大成人后,也會遭受如缺乏自信、焦慮、孤獨等情緒心理問題的困擾,或者由于沒有目標感而荒度生活。
02-02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