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38
孩子上學后,慢慢的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在遇到問題時,總是會跟自己的朋友或者同學傾訴,和家長的溝通少了很多。家長和學生聊學習,孩子又不耐煩,這讓想要多和孩子溝通的家長很苦惱,不知道該聊些什么。那么家長和孩子溝通的話題有哪些呢?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話題有哪些
1、今天發生的事
睡前是最適合親子聊天溝通的相處契機,臨睡之前是孩子記憶力的高峰期,同時也是心理需求上渴望得到溫暖的安慰,而臨睡之前的孩子,也會特別渴望家長的安慰和貼心交流。
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最需要安全感和交流的階段,抓住這個契機去和孩子溫暖聊天、交心交流,很明顯就是給孩子成長中最符合心靈的陪伴。
2、今天難忘的收獲
09-27 閱讀全文>
和孩子溝通的話題有哪些?父母和孩子聊天,經常面臨這樣尷尬的處境,本來是想和孩子聊點什么,結果聊了還不如不聊,最后不是以冷戰結束,就是以吵架收尾,弄得自己一肚子火。在中國傳統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溝通都是存在障礙的,聊天很容易陷入尷尬。當然,原因可能是有的父母天生不擅長聊天,但更多的是父母使用了錯誤的聊天方法。比如,和孩子聊的話題太過單一;和孩子聊天太過居高臨下。如果父母不能和孩子有效地聊天,想要教育孩子,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傳給孩子,根本無從談起。所以,關于怎么和孩子聊天,和孩子聊什么,父母都應該好好學學。
和孩子溝通的話題有哪些?
1、選擇恰當的時間聊天。
聊天要選擇恰當的時間。孩子心情好,而且大家都有空的時候聊天效果是最好的。當孩子累了或者心情不好只想安靜的時候不要強迫孩子和自己聊天。
2、注意從問題的細節入手。
有的家長喜歡一上來就問今天過得怎么樣之類的大話題,孩子往往不知道怎么回答而語塞。有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從哪里開始說。所以家長們應該把問題細化,從問題的細節入手,比如可以問問今天有什么開心的事情之類的話題。
03-18 閱讀全文>
和孩子的溝通技巧有哪些?常聽到有些父母抱怨,自家的孩子太不聽話了,你要他做東,他就做西,逆著你的思維去做事。這讓作為父母的感到無奈與疲憊,一心都想著為孩子好,可孩子卻偏偏不聽話。那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沒有與孩子建立正確的溝通,特別是自己說話的語氣,對待孩子的態度,總覺得孩子還小,得聽我權威父母的話。壓根沒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只顧著按照自己的那一套方式去要求孩子。
和孩子的溝通技巧有哪些?
一、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想法。
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和父母溝通?那是因為他們嘗試過和父母溝通,但父母并未重視他們的想法,于是孩子就抗拒和父母溝通了。我們知道,當我們和人溝通的時候,如果對方十分重視我們的話語,那我們自然就有和對方多說話的動力。而如果對方只是敷衍應付,那我們溝通的欲望就會大大減弱。這個道理,放在孩子身上也是行得通的。
所以家長們需要認真對待孩子的言語和想法,即便孩子說出來的言語十分幼稚,家長們也不要不當回事。而是應該體會到孩子的這種天真,并以同樣天真的方式回應孩子。孩子此時會覺得父母是真的和自己在認真聊天,這時他們就會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為什么孩子會更愿意和同齡人溝通?就是因為同齡人會把彼此的話都認真對待。
二、不沖著孩子發泄情緒。
03-17 閱讀全文>
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最喜歡模仿的就是父母,家長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最深刻的,所以不管在哪個方面,家長都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哪些
1、和孩子做朋友,不采取過激行為
正確地教育孩子就要放下姿態,主動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直表現得高高在上。家長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深入、親密的交談,傳遞出自己對孩子的愛。
此外,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們要首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切忌對孩子采取過激行為,不論青紅皂白先來一陣棍棒教育,而是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
粗暴地對待孩子不僅無法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還會讓他們內心留下陰影,性格也變得偏激。
10-29 閱讀全文>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言傳身教,愛孩子尊重孩子從小培養其獨立意識,有主見,不可以人云亦云。還有為人處世要靈活應對,學習方法如何高效。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哪些
1、尊重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小孩子也一樣,不要以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2、以朋相處。不要總是以嚴厲的父母形象和孩子相處,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處,及時幫助孩子疏導壓力,心理等,讓孩子遇到事情主動跟父母溝通。
3、言傳身教。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言傳身教,如果父母愛看書、愛書法,孩子從小耳濡墨染也會受到影響。
4、及時鼓勵。教育孩子時要及時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孩子變得更大膽自信,而不是總是對孩子說教。
10-29 閱讀全文>
孩子的叛逆問題已經成為家長之間討論的熱門話題,很多家長也被孩子的種種叛逆現象折騰的非常苦惱,甚至有的時候會和孩子爆發嚴重的沖突,所以今天就在這里盤點一些孩子的叛逆現象都有哪些,并應該如何應對才好,希望能給大家起到幫助。
孩子有哪些叛逆現象
1、討厭父母說得太多。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能夠很好滴對會對自己的時間、事情做出安排,對于父母的叮嚀他們會覺得很煩躁,甚至會出現強烈的反抗情緒。
2、和父母頂嘴。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和父母頂嘴的次數也越來越多。總是認為自己做的沒錯,并不愿意接受父母的觀點。
3、充當大人。留大人的發型、留明星的發型;嘗試模仿大人的言行。
4、脾氣暴躁。容易暴怒、容易激動、亢奮等任何極端情緒;打架等不良行為。
12-13 閱讀全文>
隨著孩子越長越大,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越來越不愛和自己溝通了。家長想盡辦法改正自己的態度,尋找聊天的話題,但是孩子總是不愿因多說兩句。家長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找到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溝通的原因,再針對性解決問題。
孩子不跟父母溝通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拿自己的閱歷說話
父母經常拿自己的閱歷說話,讓孩子不知道該怎么回復父母,而最后父母再把孩子不知道尊重父母的帽子扣給孩子。比如:“你一個小孩子懂什么,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家長用這句話用來打壓孩子,確實很有效果。
在小時候孩子依賴父母,會聽家長的話。但是到了初高中,孩子們接受著最新鮮的事物和觀點,孩子就很難再接受父母老一套的觀點了,這種話就會成為親子溝通中的阻礙。
2、孩子根本沒有溝通的機會
12-13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