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5
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和溝通?一個家庭親子關系是否良好,關鍵在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技巧上。放下長輩架子,平等地與孩子溝通,可以讓家庭和諧,充滿溫情,也會使父母在教育子女上變得輕松許多。然而近年來,許多親子沖突的結果,造成了許多遺憾,這往往是溝通的不平等造成的。
如何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和溝通?
一、父母要學會傾聽。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只有傾聽孩子的心里話,知道孩子想什么,關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后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訴說高興的事,你應該表示共鳴,如他在幼兒園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你可以稱贊說,“噢,真棒,媽媽也替你感到很開心”。當孩子向你訴說你不感興趣的話題,你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你關注他的談話內容,可以使用“嗯”、“是嗎”、“后來呢”等詞,表示你在認真地傾聽,鼓勵孩子繼續說下去。
二、營造和諧的溝通氛圍。
和諧的氣氛永遠是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添加劑。要專心聽他們的意見和看法,理解他們的情感和需求。一起去吃飯,一起去聽音樂會、參觀繪畫藝術展、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車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都可以成為談話的素材,都是與孩子溝通和交流的最佳時機。
03-18 閱讀全文>
對孩子不要俯視,要平視。和孩子對話要平等,溫柔,平和,關愛;不要指責,命令,埋怨,訓斥。對孩子有事說事,不拖拉,不糾纏,不牽扯,見好就收。要隨時關注孩子的日常,旨在了解,熟悉孩子動態;不要窺探孩子隱私,干涉孩子正常的生活。
家長如何和孩子平等相處溝通
建立溝通渠道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交流,了解到他們的需求和想法,進而更好地幫助他們成長。
尊重孩子的自主權
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自己做出決策,從而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決策。當孩子面臨決策時,父母應該給予建議和指導,但不要代替孩子做出決定。
09-05 閱讀全文>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缺少溝通,隨著孩子的成長溝通也就越少了,這也讓親子關系變得遠了,那么平時怎么和孩子溝通交流呢?
平時怎么和孩子溝通交流
1、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責孩子
當孩子犯錯或者惹我們生氣的時候,不要一味的指責,而是對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多說我,少說你,比如在二胎家庭中,孩子們之間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爭吵,這時候請不要說你不應該和弟弟吵架,要說你和弟弟吵架,我很不喜歡。
另外請注意,當孩子的行為不合理時,請控制自己的情緒,平和地跟他說不可以,不管孩子怎么無理取鬧,都要堅定自己的態度,做到溫柔又堅定。
2、強調貢獻與能力
04-12 閱讀全文>
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做父母的一定很想了解孩子初到學校的情況,但我們又不知道從何入手、如何把握分寸,更不知道怎樣和孩子老師溝通和交流?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怎樣和孩子老師溝通和交流?
1、談話的時候不要跑題
在和老師溝通之前,要事先和老師約好時間、地點以及談話的主題,要帶著目的去,要有主題,知道自己想去談什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解決什么問題。就像是一次談市場合作,一定是帶著目的去談的。
2、不能護孩子的短
一味地夸大孩子的優點,不能正確面對孩子的缺點,不能面對事實,不愿意和老師去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很不好的,一定要認真傾聽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從而配合老師幫孩子改正一些缺點,有助于孩子各方面的提高。
03-25 閱讀全文>
不會跟孩子聊天,沒話題跟孩子聊,常常把聊天變成“說教”,是很多家長的“通病”。怎樣和孩子交流溝通?才能真正的走到孩子的內心呢?
怎樣和孩子交流溝通?
1.話不宜多:長篇獨白往往導致子女充耳不聞。這種說教經常用“當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作開場白,繼之以“將來你也會有孩子,到那時你就會明白的”之類的詞句。由于后輩生長在現實環境中,當家長的最好使用流行的語言因勢利導,就事論事。
2.心平氣和:大人一激動,便很可能講出一些隨后自己追悔不該說的話。如果有怒氣,先壓一壓,待情緒穩定下來再說。我們對成年人并不輕易發火,這個態度同樣適宜于對待自己的孩子。
3.耐心傾聽:孩子有話讓他說完,別隨意打斷話頭。等他講完后,不妨把他的主要意思復述一遍,弄清楚究竟涉及何人、何事、何時、何地與何故,然后提出建議或采取行動。如果小孩子丟掉了他的心愛之物,即使那東西微不足道,對他卻可能至關緊要。我們小時候又何嘗不是如此。
4.掌握時機:說家常最佳時刻是就寢和進餐的時候。開頭可以問問孩子,當天諸事是否順心等。你一言,我一語,交換看法,增進了解。有的父母還認為,另一談心的黃金時間是趁小孩子伴隨大人干家務零活之際。
03-25 閱讀全文>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很多心里話想跟家長說,但往往大了以后他卻不說了。那么,父母怎么和孩子溝通交流?
父母怎么和孩子溝通交流?
1、和孩子平視,蹲下來看。
家長不要居高臨下,老是指責孩子你這不對、那不好?,F在國內和國外的少兒節目中,很多主持人都是坐在地上,說話時與孩子平視,讓孩子感覺我們是平等的。所以當家長的也得這樣,要養成一個習慣,牢記家長跟孩子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
2、和孩子商量,相互尊重。
凡是有事的時候家長都要跟孩子商量:“你看咱們這樣行不行?今天我們去這兒成不成?”耳濡目染,孩子也會變成尊重別人的人,養成有事商量的習慣。
03-02 閱讀全文>
很多家庭里都存在溝通障礙,父母和孩子幾乎成了仇人,一說就變火藥桶,更多的時候是不說話。家長雖然不用像和外人說話一樣小心謹慎,但是家長要想突破和孩子之間的溝通障礙,就要學習一些和孩子溝通交流的話術。
和孩子溝通交流的話術
1、表揚、夸贊孩子
家長要進場夸贊孩子,說我覺得你是個很好的的孩子,因為你那里做的特別棒。常常贊揚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更有自信。不過在贊揚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夸獎孩子的特質,而不是籠統的夸獎“你真棒”。另外,最好要把具體的行為和事情說出來,讓孩子知道原因,這樣也會保持做自己做得好的地方。
2、給孩子提供選擇
我們單純問孩子要不要的時候,他們很容易拒絕。但是當做選擇時,他們往往都會選擇其中一個,你可以巧妙的設置選項,讓孩子不管怎么選都是對的。
02-0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